第二章 Be Smart——读书越多就越聪明吗? 第三节 人为什么会死不认错?

人对于“原因”的热爱,可以超越生死。电视剧里常有这样的桥段,每当有人被暗算,临死前最后一句台词往往都是:“为……为什么?”你不觉得奇怪吗?刀子都捅到身上了,居然关心的不是去医院,而是问缘由!又比如说,告白被拒绝,大多数人的第一反应也是问:“为什么你不喜欢我?”似乎对方天经地义要给个理由,其实此事根本就不需要,甚至根本就没有理由。

有趣的是,这种不理性,恰恰因为人是理性的动物 。所以,为了安放自己的理性,我们经常是有理由时找理由,没有理由,创造理由也要找理由。如果没有理由,我们就会吃不好睡不着,连死都不甘心。而在找理由时,由于因果性的复杂和微妙,自由度就会很大,有极大的空间可以发挥自己的创造性。

总的来说,有“外部归因”和“内部归因”两种倾向。

所谓“外部归因 ”,顾名思义,就是把原因推给外界 。比如说,上班迟到,老板问你:“为什么又迟到?”你说“因为住得离公司太远”,或者“因为闹钟坏了”,或者“因为堵车太严重”,这就是归因于环境、意外、不可抗力。总之,千错万错,反正不是你的错。与之相反,所谓“内部归因 ”,就是将事情的原因归于个人内在的特质 。比如说,你的同事小王上班迟到了,你在背后说:“小王这个人,一贯自由散漫没有责任感,做事总是慢半拍。”这就是把原因归结为个性、能力和态度等内部因素。

在选择归因方式时,每个人几乎都是双重标准 。一件坏事,发生在自己身上,我们就会倾向于外部归因;但如果发生在别人身上,我们则更喜欢内部归因。别人迟到,是因为他不够上心;我迟到,是因为路上堵车。别人被骗,是因为脑子笨;我被骗,是因为太善良。反过来说,一件好事,如果发生在自己身上,我们就倾向于内部归因;但如果发生在别人身上,我们则会选择外部归因。别人升职,是因为拍马屁;我升职,是因为努力。别人人缘好,因为巧言令色;我受欢迎,因为善解人意。

不同归因方式所带来的双重标准常会造成一种效果,那就是当我们在回忆过往时,很容易就会只记得那些成就所带来的证明,忽略了失败所代表的意义 。比如说,你想到同学张三,觉得这家伙个性实在很不成熟,失恋时大哭大闹借酒装疯,像个小孩子,这是内部归因。至于你自己呢?那可不一样,虽然上次失恋我也是借酒浇愁,但那都是因为前任在分手时说的话实在太过分,所以才会闹成这样,这就变成了外部归因。相反,当你在回想自己有什么地方可以算是个性独立时,也会对有利的例证比较宽容。比如说,你小时候就上寄宿学校,自己照顾自己,那就一定是性格独立的铁证了,这是内部归因。可如果是别人呢?那可未必,因为住宿舍又不是自愿的,不独立的人上寄宿学校,变成让室友厌烦的傲娇小公主,这样的案例还少吗?这又变成了外部归因。

可见,通过以上这样的双重归因操作,每个人回忆起过往时,都很容易得出一个自我美化的结论。在印象中,你个性成熟、不爱跟人计较、不随便麻烦别人、常常有苦自己咽……于是想着想着,就有七成以上的人,会觉得自己的个性实在比周遭朋友成熟多了。进一步说,在每个人脑海里,自己总是没错的,当脑子里一件一件证据翻过去时,所有好事、所有成就,都能佐证你是怎样的一个好人;而所有坏事,所有失败,都是因为当时的“不得已”,或是一个“不小心”,那并不足以证明自己的本质是差劲的。

当然,这种心理机制有个好处,它可以帮助我们抵抗不堪的回忆,好让人们在想起过往时,不会被忧虑与悔恨吞没,在面对他人的成就时,不会被羡慕与嫉妒所煎熬。这样一来,我们就能一边犯错,一边感觉良好,晚上依旧睡得着觉。毕竟,人是一种“理由”的动物,需要理由、追寻理由,而且善于创造理由。

然而,也正是因为这种“创造”太过自由,所以它往往会超出自我安慰的限度,变成一种对世界的曲解。很多人都有“怀才不遇”“举世皆浊我独清”“寄意寒星荃不察”之类没来由的悲愤感,很可能就是因为这种双重归因,导致自我评估过高和对他人过度贬低。

所以,当你发现有人死都不肯认错时,要知道他们不一定是罔顾事实,而是对事实有一套自己的归因套路。提醒他们这种双重标准的不公平,才是戳破这类谬误的关键。

TIPS:

小学问:人是一种需要理由的动物,可是在追寻理由的时候,由于外部归因和内部归因的双重标准,很容易“创造”出有利于自己的解释,从而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死不认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