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Be Smart——读书越多就越聪明吗? 第七节 偏见为什么难以根除?
没有人会承认自己喜欢以偏概全,但是在生活中,我们却往往免不了给人贴标签。有时候是“地图炮”,有时候是年龄或性别歧视。只是因为你属于某个类别,就判断你必然具有某种属性,这就是典型的偏见思维。偏见的根源是“分解谬误 ”,也就是把整体的属性直接“分解”到个体身上 。姑且不论这个整体属性本身有没有根据,把它直接落实到个体身上,就是一种轻率的行为。但是,偏见倒不一定是出于恶意,甚至很多时候,“善意”的偏见更让人难以应对。比如在酒桌上你经常会听见这样的说法:“你们北方人就是豪爽,来,走一个!不然就是不给面子!”又比如职场上经常有人会说:“女孩子心细,适合做服务类的工作,要发挥这个优势啊!”像这样的一些偏见,用的都是褒义词,表达的却是对别人无来由的限定。如果你是当事人,心里一定不会舒服。
所以,偏见或者说歧视,虽然通常会对人造成伤害,但究其本质,却并不是恶,而是懒。 什么意思呢?因为用“类别”去判断“个体”,不管对方做什 么、说什么,先贴个标签再说,这种做法虽然不够准确,但却更有效率 ,因此它几乎是我们应对复杂世界的必需品。
假设你是一家证券公司的老板,被法务部门的一个年轻人拦住,后者兴冲冲地说:“老板,我有一个绝妙的提案,从来没有别的公司做过,绝对可以一本万利,而且我反复研究过了,保证合法!”你会怎么想?或者说,你的第一反应是什么?
肯定不会是“哇,那我们岂不是赚大发了”,而是“这么个愣头青真的靠谱吗”,对不对?而且你会继续想:“别的公司也不是傻子,那么多大佬都精着呢,他们都不做,这里面一定有问题。”而且,就算你真的耐心听完对方的提案,一时也挑不出什么毛病,那你接下来又会有这样的算计:要么选择相信这个每月拿万把块薪水的年轻人居然真的就是万里无一的绝世天才,发现了整个行业所有聪明人都没有发现的机会,要么选择相信对方只是一时脑子进水。如果你是老板,你会选哪个?
选前一个,就意味着你要投入公司的资源去跟进这个项目,亏损的可能性极大;选后一个,也许有非常微小的机会错过未来的马云,多年之后悔之晚矣。而且,问题还不止于此。关键不是这一次你选什么,而是你做事的逻辑是怎样的。遇到这种“没什么资历的人号称有突破性的想法”的事情,在缺乏进一步资料的情况下,你是第一时间放下手头的事情静下心来研究他的提案,如果找不出问题就全力支持呢?还是会就算一时也想不到什么问题,但就是觉得此事不靠谱,直接把这份文件丢进垃圾桶呢?对于大多数日常事务缠身的管理者而言,答案当然是后者。因为前一个做法,就算偶尔心血来潮可以试试,但也永远不可能成为你日常做事的习惯,要不然,这家公司就什么都不用干了。
现在你想,这种因为对方人微言轻,就忽视其有可能的创见,是不是一种歧视呢?当然是。但是,如果没有这种歧视,把年轻人的观点和业内顶级专家的观点等量齐观,听到路人甲的方案,就跟听到索罗斯私下里教的炒股秘诀一样激动,有没有可能呢?当然没有。为了效率,我们不得不牺牲一部分的正确性,这是一个残酷的真相。
纪录片性质的电影《大空头》(The Big Short )里有个类似案例。少数先知先觉者,在预见美国会产生次贷危机的时候,第一反应不是觉得自己很了不起,反而是对自己进行“歧视”——我们这样的人,真的比那些赚得盆满钵满的大佬还聪明吗?会不会是我们弄错了?于是,他们专门去各地参与业内的研讨,再三考察实际的经济运行情况,直到确认大多数人真的是被盲目乐观的市场情绪干扰了判断之后,才战战兢兢地以“博一把”的心态选择了做空。发现没?这些行事谨慎的人,其实对自己也是充满偏见的!他们是真心觉得资历不够老、赚钱不够多,就是没别人有发言权。所以当你要提出一个跟市场上的成功人士不一样的观点时,就是需要多得多的论证。这种表面上的“不公平”,其实很公平。
而细想起来,这些在次贷危机中不但没有遭受损失,反而还大赚一笔的幸运儿,用他们的实际行动告诉了我们应对偏见的三个原则。
1.不对别人有偏见 。比如,对于很多美国民众相信的“华尔街由一群利令智昏的贪婪者把持”这个简洁明了却太过粗糙的故事版本,他们是不买账的。即使看到了金融界主流观点的错误,也不会第一时间欣喜若狂地说:“我就知道!”——而这正是很多抱持偏见者的惯常做法,也就是随时找到个例为自己的偏见做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