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Effective——高效能人士是怎样思考的? 第一节 问对问题,才能提高效率(第2/3页)
其次,更重要的是,如果一个目标不能量化,那它就无法被拆分成更小的步骤。 而在努力实现目标的过程中,如果不能随时评估,及时获得反馈,再有意志力的人也坚持不下来 。比如说,你一定见过手机和电脑上的进度条,你有没有想过,进度条是干什么用的呢?从运算的角度,它根本就不需要存在。但是从用户心理的角度来说,如果没有一个随时告诉你“现在进行到哪儿了,还有百分之多少没有完成”的标志,傻坐着等待程序运行,就会变得无比煎熬。这是因为作为一种社会动物,我们天生就喜欢得到及时反馈。再宏伟的目标,不分解成时不时能看到进展的“小确幸”,都会让人半途而废。从这个意义上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真正的意思应该是:对于千里这么大的目标而言,不把它分解成一步步来完成,是实现不了的。
3.可实现性(Attainable)
那些常把“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挂在嘴边的人,往往忽视了一个重要问题:不切实际的梦想,并不是没有代价的。制定目标时,有些人会觉得“取法乎上,仅得其中”——吹牛又不上税,立志当然要立大的,到时不行再说呗。可是,他们忘了两个简单的道理。第一,如果制订计划时注水,那落实步骤时肯定也要打折扣,一旦形成“可以打折扣”这个心态,那你的计划就算白定了。第二,如果目标超出实际,过程中又不肯妥协,那么原本可以得到的利益也会失去。
“小学问”团队中一位在广告行业的知识合伙人就遇到过一个“志向远大”的客户。对方即将推出一个完全不知名的手机品牌,听说“病毒式营销”现在是大热门,投资少、见效快,于是就来咨询说:“如果现在我们手头只有100万元经费,也没有相关人才储备,想以小博大,这广告该怎么做?”预算这么少,专家当然很惊讶,但出于礼貌,还是继续追问道:“那您要对标的品牌是哪家?在您心中,谁才是您的竞品呢?”对方自信地说:“我们要打爆华为!”专家沉吟半晌,用尽最后一丝耐心,找对方要来一台样机试了试。结果,就连《植物大战僵尸》这种老掉牙的游戏,都会经常卡顿。最后,合作当然是没谈成,但这位客户得到了一条免费建议:“我想,您可能对华为这个品牌有些误会……”
在这个案例中,没人才、没预算、质量差,都不算致命伤,因为只要因地制宜看菜吃饭,总能找到相应的市场。真正的问题是,你的目标如果制定得太过出格,就相当于自绝出路,连本可以达到的成就也全都泡汤了。
4.相关性(Relevant)
设立目标时,一定要多问几个“为什么”。因为一个目标合不合适,并不由它自身决定,而是由它和其他一系列目标的关系决定的。 一个人说他的目标是“成为亿万富翁”,这个目标合不合适呢?单纯看这句话是看不出来的,你得接着问他:“你为什么想成为亿万富翁?”如果他回答:“因为我想要过美好的生活。”那你可以继续问:“你觉得美好的生活是什么样的?”如果他回答:“美好的生活,就是住好房、开好车、有人伺候呗!”这回答固然俗气,好歹还是跟“挣大钱”这个目标高度相关。可是,如果他回答:“美好的生活就是挣够了钱之后能归隐田园内心宁静。”那这时你就得劝劝他了:“不好意思,你所说的这个目标,跟你真正渴望的东西没有‘相关性’,所以不是个好目标。”
为什么?一是没必要;二是你不会有动力;三是就算成功了,你也不会觉得幸福。总之,何必呢?
5.时间限制(Time-bound)
有没有时间限制,是目标和梦想之间最大的区别。 小时候爸爸问你长大后想干什么,你说想当宇航员!这个叫梦想,可爱固然是可爱,但也只是想想,因为想过之后,你照样该干什么干什么。
那,什么叫目标?就是当你说“想当宇航员”之后,爸爸接着问你:“那你想想,你飞上太空的时候,大概是多大年纪呢?”你算了算,说:“35岁以前肯定能做到!”这才算是一段关于“目标”的对话。因为按照现有的宇航员选拔流程,如果你想在35岁前有资格进入太空,就意味着25岁时你至少要先成为优秀的飞行员;而25岁当王牌飞行员,就意味着20岁时就要开始飞行训练;而20岁时能当飞行员,就意味着现在就得开始锻炼身体,至少视力得保持好……发现没?一旦设置了时间限制,你就不只是想想而已,你必须从现在开始就得做点儿什么,而这就相当于真正启动了这个项目。由此开始,目标才变成实实在在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