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马季老师二三事

我与马季的初识

艰苦的年月饥饱劳碌使我犯了严重的胃病,后因身体不好,被调到首钢动力厂工会当广播员,工作轻松了,也有写作的时间了。到了1978年相声已经有些复兴,一些新的相声出来,再一次激起我写相声的热情。那年首钢有个爱说相声的叫史志坚,他找到我,说北京市要举办相声大赛,希望我出山帮他写一段相声参加比赛。我没有犹豫,就给他写了一段三人相声,名字叫《三厢情愿》,没想到这段相声在北京市业余相声汇演中效果很好。大家知道又是我写的,很多人想起了我,说廉春明又开始写相声了。

有了这次效果,我兴趣大发,在很短的时间内,利用在广播室工作的机会,一下子写了12段相声。有一天我遇见张庭萱(军乐团说相声的),张庭萱对我说:“马季打听你呢,问你现在干什么呢。”我说:“我正好有几段相声想让马老师看看。”随后我们就一起去马老师家看望他。马季那时住在西便门那边1号楼里。我给马老师带去了我新写的12段相声。见面后,马季老师鼓励我不要停笔,好好写相声。

有一天,我正在动力厂工会组织篮球赛,工会干部王世森气喘吁吁地跑步来找我,说有我电话,我问是谁来的电话。可能是王世森第一次能和一位受人尊敬的艺术家对话,显得非常激动,嘴竟然嗫嚅半天才说出是马季。作为一个普通工人有马季亲自来电话找,非同小可。王世森的激动合乎情理,其实我自己也感到光荣。

马季老师一直看好我,并对我有所偏爱。那时我还在首钢当工人。马季老师一共找了我三次。第一次就是王世森接的那个电话。原来他找我没什么事(他是全国政协委员,在开政协会议,住在西苑宾馆),马季老师见到我以后东聊西侃,开始说了一些鲜为人知的事情,对社会流传的谣言做了解释和纠正。他再一次鼓励我要好好写相声,并肯定了我的成绩。他说我写的相声很新颖,因为不懂相声,所以不受传统相声约束。比如,《约会》这个段子只写了两次约会就把这段相声完成了。要按照传统相声的结构来讲,这个中间断了气。可是好就好在我没有写中间这人是怎么转变的。要是按传统那么写,这段相声反倒折腰了。马季老师先是肯定了我好的一面,但是马老师又指出,一个相声作者不懂传统相声是不行的,他劝我今后要好好学习传统相声。只有打好传统相声的基础,以后才会有更大的发展。他说他会送我“四大本”,让我好好看看这“四大本”。这“四大本”是什么呢?原来,广播说唱团在“文化大革命”之前,根据侯宝林、刘宝瑞、郭启儒、郭全保等老先生的口述,记录下来的传统相声,并通过誊写,汇集了四大本传统相声段子,在广播说唱团内部称为“四大本”。

第二次,马季老师又打电话让我到他家去,那时正是对越自卫反击战,马老师有个想法,问我能不能帮助他把这段相声写出来。我问什么时候要,马老师说三天。三天写一段相声,不是不可以,但这不是自己想要写的,要把马老师想要写的相声由自己来写,实在是有些困难,难的是没有马季老师那么高的水平。可既然老师说出来了,又不能拒绝,回去用了三天,把马老师要的段子写出来。马老师看了看没说好也没说不好,说他还有一个想法没时间写,请我帮忙再给写一个。我不敢怠慢,按着要求,三天时间又写了一段交给马老师。过了一段时间,马季老师第三次打电话给我叫我去家里玩。那天,马季老师和我聊了好长时间,都是有关相声作品的事,时间很晚了,我怕没有地铁了,站起来告辞。马季老师说:“你先别走,我想和你说件事。”我还以为又要我写相声段子呢。结果,大出我所料。马老师说:“我想把你调到我们团来,你看行吗?”我一听吓一跳,因为我认为中国广播说唱团,有侯宝林、马季这样大师级的相声演员,是中国相声的最高学府,我才疏学浅,怎么能担当此任呀?心里着实有些胆怯,当时就婉言拒绝了。另外,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自己从专业下来,深知进专业的苦头。那时专业团体很受限制,还不如业余自由。再说我爱人也反对我再干这个。于是我就说:“我给您介绍一个人吧,这个人名叫许多。许多老师原来在建筑文工团,后来到了海政文工团。许多老师写过许多脍炙人口的曲艺作品,是个有名望的曲艺作家。”马季老师说:“许多我认识,他岁数大了,我就要你。”我听罢真是受宠若惊。马季又说:“一个相声演员要说好相声,首先要有好段子。拿我自己来讲,出一段好相声一般要三四年。而你一年就能写出三四段好相声,实在不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