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桥艺人”刘洪沂

刘洪沂是我认识的相声演员中在台上最卖力气的一个。说相声不是力气活,他也不是卖傻力气,他说的相声一般有很高的难度,如《包公传奇》《武大郎卖烧饼》《包公锛刀》《新编四郎探母》《武坠子》《赴宴斗鸠山》《遇皇后》《卖估衣》等等,表演每个节目他都满台转。从年轻到现在六十多岁了,也可以说是最有精气神的相声演员。我和刘洪沂的关系非同一般,刘洪沂在1986年和李建华一起说我的相声《包公传奇》,并获得第一届央视相声大赛的二等奖。

刘洪沂出身艺术世家,父母是天桥艺人。天桥有个三角地,我11岁卖牙刷的时候,到那边去过还有印象。三角地那边有个茶馆,茶馆旁边有个唱戏的班子,那个班子的班主外号叫“小疯子”。后来他父亲接了小疯子的班。刘洪沂小时候和父母一起撂地,是在这种环境下长大的。

他和李建华火了以后,常被邀请到外地演出,我那时也同样被邀请写节目。1987年,我和他到长春参加吉林省春节晚会,遇到了许多原来在天桥卖艺的艺人。这些艺人是1958年从北京调到吉林省去的。说相声的、唱大鼓的、卖膏药糖的等等。其中有个说相声的叫林童,也是小时候在天桥撂地的,我11岁在天桥上卖牙刷,曾经看见过他。刘洪沂小时候7岁撂地。现在我们三个人在一起说起童年的时候都落泪了。现在我们都是体面的国家文艺工作者了,但那时候真的让人看不起。

刘洪沂跟我走得很近还有一个原因。他原来在特钢宣传队,我在首钢宣传队,后来特钢与首钢合并,两个宣传队也合并了,我们成了一个组织的人了。刘洪沂那时候演出就出类拔萃,他那时什么都演,演什么都精彩。说快板节奏感强;唱京东大鼓年年给首钢得奖。后来他接了我的相声《包公传奇》,我们的关系就越走越亲近了。

接了《包公传奇》这段相声他也没有辜负领导的期望,在下面下了很大功夫。

我常说没有演员就没有作者。我和北京曲艺团的相声演员的关系都非常好,我们之间的关系不是水和油,是水和奶。油和水是不能溶解的,而水和奶是交融的。用水乳交融形容我和演员的关系是比较恰当的。一个相声作者不熟悉演员的特点怎么能给他写好相声呢?一个演员不熟悉相声作者怎么完成作品呢?一段好作品是演员和作者共同完成的。

演员的再创造是相当重要的。我认为,演员首先能够演出我的相声这是对我的一种信任,也是我的荣耀。演员进行二度创作,可以让相声“鲜活”起来。我的许多作品都是因为二度创作得好,才取得社会的认可,包括李金斗的《武松打虎》,刘洪沂的《包公传奇》。

比赛那天有个演员曾对我说,这活儿给他,他也会火。我听了心想没那么容易。因为这段活儿,采用的是杂学唱的传统手段,不是一段活儿保人的段子,也不是一段人保活儿的段子,这是一段要求演员素质相当高的艺术作品。演员在表演中要刻画许多人物,要唱十几种戏曲唱腔,要表现包公的刚直不阿,也要表现陈世美的无耻丑陋。每一段唱腔都要精心挑选。比如,民女白兰原来的唱腔,我设计的是河北梆子,刘洪沂考虑要使用评戏那哀哀切切、如泣如诉的唱腔更能委婉地表述民女白兰的悲惨遭遇。为了设计好这段唱腔,刘洪沂专门去朋友李志家虚心请教,一句一句地学习。为了唱好这些戏曲,刘洪沂把酒都给戒了,而且从那次戒酒到现在都没有再喝。再加上刘洪沂在表演时爱憎分明、善恶清晰,时而慷慨、时而龌龊,把整个段子表演得异常精彩,每一段唱腔、每一个人物的表现都博得观众热烈的掌声,大大超出了我的预料。

如此证明,演员必须要高于作者。然而,刘洪沂每次演出完毕在谢幕的时候都要向观众介绍作者,说这段相声是我们团相声作家廉春明创作的,对此,我也感到非常欣慰。

演员出名了在社会上的影响就大了,他们经常被邀请演出。我在搞晚会的时候也自然而然地想到他们,并给他们写节目。按照刘洪沂的条件,我连续给他写了好几个段子,如《包公锛刀》。

《包公锛刀》这个相声的内容是关于打假的。它说的是假酒把人毒死了,有人把制作假酒的告了官,包公铁面无私审理这个案子的故事。刘洪沂说这段相声的时候,既表现了包公的大义凛然,又把反面人物表演得入木三分。最后包公搬出铁铡要铡制假酒犯人的脖子,没想到铡刀下去刀刃蹦了,原来包公使的铡刀也是假的!

后来我又给他写过一段《武大郎卖烧饼》。我写这段相声是利用演员的特点创作的。李建华长相憨厚带有傻气;刘洪沂和他风格就不一样,显得精明灵便。我在这段相声中,充分发挥他们两个外表形象的反差特点,设计了两个人物。一个是潘金莲,一个是武大郎。内容是潘金莲为了金钱,做烧饼偷工减料;武大郎则与他相反,为保住武大郎烧饼的名牌,宁可吃亏也不损人利己。记得有一个包袱是这样的:潘金莲哄武大郎,说明天我们赚了钱给你买个摩托车!武大郎态度坚决,说我不骑,我够不着离合器!其实摩托车没有够不着离合器这一说法,底下观众听了这个包袱反响热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