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二章 刻舟求剑

“吁……”

杨戈勒住马,定定的凝视着地平线尽头的路亭城。

“吁。”

方恪抬手,命身后的百十骑一齐勒马。

他看了看视线尽头的路亭城,再疑惑的扭头看了杨戈一眼。

明明杨戈脸上什么表情都没有,但他的心下却莫名往下一沉,有种仿佛要失去什么的恐慌感。

“大人,咋了?”

他强笑着没话找话,试图岔开自家大人心头正琢磨的事:“是要换衣裳,分批入城吗?”

杨戈闻言下意识的看了自己一眼,紫红色的锦缎蟒袍在夕阳的照耀下,反射着温润的华光……有些刺眼。

“是要换身儿衣裳……”

他笑了笑,伸手解开领口的盘扣,慢慢脱下蟒袍。

方恪见状,慌忙驱赶马匹靠上前去,支起一条手臂给他当衣架。

杨戈将蟒袍放到他的臂膀上,从包袱里扯出一身灰扑扑的粗布短打换到身上,心头顿时觉得自在了许多。

方恪静静地杵在他身旁,一声都不敢吭。

可杨戈换好衣裳后,还是开了口:“你带着弟兄们回衙门吧,我就不进城啦。”

方恪心头一急,慌忙就要开口。

杨戈笑着摇了摇头,轻声呢喃道:“老方,我想回家了,想的要命……”

听着他低低的呢喃声,方恪只觉得鼻腔一酸,强撑着张口想说点什么,却一个字儿都吐不出来。

他知道的,自家大人在这人世上没亲人了,武功练到他今时今日这个地步,却还连一件可以入葬做个衣冠冢的亲眷衣裳都找不到。

如今老掌柜又不在了,这天下虽大,又有哪里是他的家呢?

“那您总得告诉我,您家在哪儿吧?”

方恪视线模糊的强笑道:“我还指着今年过年继续上您家蹭一碗糯米丸子呢……”

“我教过弟妹怎么做糯米丸子。”

杨戈轻轻拍打着他的肩头,温和笑道:“往后就在自己家里过年吧。”

方恪使劲儿的唇角,可眼泪还是没忍住涌出了眼眶。

“男子汉大丈夫,莫作小儿姿态,老话说天下无不散之宴席,但只要你我情义不绝,日后必还会有再见之日。”

杨戈抓着袖子胡乱擦了擦他的脸,笑道:“客栈……就劳烦你先替我照应一阵儿,等我安顿好,再回头来接他们。”

“走啦!”

他笑着挥了挥手,另一只手从马鞍上抽出冷月宝刀,纵身而起,化作一道金色的虹光向着南方掠去。

方恪偏过头,目送那道虹光消失在灿烂的晚霞里,心头空落落的……

许久,他才长长的叹了一口气,拉住还拉长着脖子眺望西南方等待主人的二黑,忧心忡忡的说道:“回城!”

悦来客栈大门外。

赵渺坐在杨戈往常惯坐的那把摇椅上,一手将小黄搂在怀里轻轻的抚摸它的脑袋,低低的说道:“你爹咋还不回来呢?”

小黄愁眉苦脸的将脑袋搭在她的大腿上,耷拉着一对耳朵,目光一动不动的望着长街的尽头。

小狗也不知道老爹为什么还不回来,但小狗会像以前一样,等老爹回家。

一直等……

……

杨戈一路南下,顺利的找到了长江。

然后沿着长江,一路溯江而上……

脚下湍急的江水、狭窄的河道,与他记忆中那条开阔、平缓的长江,大不相同。

沿途也找不到任何可以作为标识物的景物……沧海桑田的力量,莫过如是。

但耳畔的风声,却分外的轻柔。

心底的阴霾与血腥味,也在滔滔江水的冲刷中一点一滴的淡化……

他越飞越快,明明真气消耗的速度都已经超过回复的速度,他却只觉得越来越轻松。

终于,他沿着河道掠两座大山后,忽然又了回去,借着皎洁的月光定定的盯着那一片越看越眼熟的山脉看了许久,忽而欢喜的叫道:“十元人民币!”

他转过身,拉扯出一条长长的焰尾继续溯江而上。

过了十元人民币,就快到家了!

快了!

快了!

……

天明。

重庆府、忠州、临江县。

恰逢赶集,无数身背竹篓的临江百姓,拥挤在依山傍水而建的狭窄街道之中,随着熙熙攘攘的人流慢慢蠕动。

在这里,几乎看不到中原地区最常见的发簪、发冠打扮,几乎所有人,不分男女老少都裹着白头巾……

杨戈记得,有人说过川渝老人裹白头巾,是当年吊唁诸葛武侯传承下来的传统。

他也不知道到底是不是,而今再见到这样的打扮他只觉份外的亲切……他祖母在世的时候,就是总是缠着这样的白头巾。

他坐在一个破破烂烂的油腻小摊子里,听着街上此起彼伏的乡音叫卖声,稀里哗啦的将摊子里售卖的所有吃食都尝了一个遍,最终还真叫他找到了一种和记忆中的儿时味道一模一样的食物:阴米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