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一章 大将军不尊朝政
徐荣的前部先锋军终于出发了,他们很快的就进入到了三河的地界之中。
三河之地的叛军数量也非常多,虽然不如雒阳周边起事聚义的李响闹的事情大,但是将各县的叛军加起来之后,大规模的叛军数量加起来,估计也有能个三十多万。
而且这也只是一个大体估算的数量,若是深究细查,把所有的小分支也都算进来的话,那可绝对不止这个数了。
现在,孙坚、黄祖、蔡瑁等人的兵马正在以雒阳为中心,与李响的主力叛军交手。
当地的望族非常支持袁氏集团,无论是粮草还是军械,都慷慨无私的提给他们。
这些贵族阶级对于普通的黎庶打压的非常甚。
而且他们的手段也非常的血腥!
在他们看来,对待普通的那些流民,只要是敢反叛者,应尽皆屠戮!
毕竟,在这些高门望族眼中,这些黎庶和野人只配给他们当最低等的奴隶,只配供给他们压榨。
如今他们居然敢大规模的起义,并将手伸到了望族的邬堡之中。
这简直就是想羊想要吃狼,鹿想要吃虎一样好笑!
底层黎庶的起义在权贵眼中,是对他们的一种蔑视,是对制度,对自然规则的一种挑衅!
一时之间,在司州之地,各地都成了屠杀的地狱修罗场,那些普通的流民所组成的反叛之军,被望族们所支持的袁氏集团残忍的屠杀着,不论男女老少,只要是敢加入叛军队伍的,无不被杀的血流成河。
上至八旬老翁,下至总角孩童,皆不放过!
这件事情,是早在袁绍将兵马向司州派驻之前就已经决定了的。
他要与司州本地的最高望族达成一置。
拼命屠杀这些起义之民,是最快最省事的途径。
至少在袁绍看来,事情就是这么个事情。
……
在这场大屠杀之中,黄祖和蔡瑁行事倒还是比较妥帖的。
他们虽然积极的与司州本地的望族和阀阅沟通,并大举的评定乱民,但是他们杀伐的手段还并不是那么恨,那么残忍。
关键就是在孙坚的身上。
孙坚对袁绍的命令实在是贯彻的太彻底了,或者说他本来就是这么一号嗜血的人物。
一个非常喜欢杀伐的人物。
孙坚在雒阳周边只是征讨了大概不到三十天的时间,死在他的手中的民间叛军就多达六万余。
甚至有五千余号的降虏,在被孙坚俘虏之后,就被他立刻斩杀。
不错!杀降!
在这些军阀看来,诸侯之间的降才是降。
乱民不能降,也不能允许降!
这些虫豸没有降的资格!
敢反,那就只有死路一条。
依照一个军事家的立场来说,孙坚杀降的行为,一则可以节省自身军队的粮食,二则也能够对叛军起到震慑,让叛军一旦遇到自己的军队,就不敢反抗,甚至可能未曾开战就四散而逃。
不得不说,他的这个战略确实是有他成功的地方。
当然,也有他失败的地方……
孙坚杀死了五千降俘之后,只要不是李响所率领的正规主力军,其余的民间部队在见到孙坚的军队之后,几乎都是惊恐的四散而逃,完全不敢与孙坚正面相对抗。
这简直就是一个屠夫!
孙坚的军队以及孙坚本人的屠夫之名,在司州之地流传着。
那些最底层的灾民和难民,一听到孙坚的名字,除了惊慌恐惧之外,更是恨的牙痒痒。
当然,这种情绪也被带到了汝南袁家。
因为现在的孙坚是汝南袁氏的先锋打手,他在司州的行为自然就代表了袁绍的意愿。
这场在司州的大杀伐大清洗,使袁氏集团与中原以及四周的普通难民黎庶成为了彻底的对立。
即使是没有反叛的普通的黎民,在听到袁氏的名声之后,都会吓得浑身颤抖。
而听到孙坚的名字之后,甚至都可能会直接昏死过去。
最恐怖的压迫,最恐怖的杀伐,现在已经尽皆体现在以袁绍、孙坚等高门代表利益阶层人物的身上。
而且就是在司州之地呈现一片腥风血雨的时候,徐荣的军队则是进入了河内郡。
此时,朱儁已经躺在床榻上奄奄一息了。
根据韩浩对徐荣的描述,朱儁只怕是命不久矣。
徐荣代表刘俭引着徐晃,麴义两名大将前来拜见朱儁。
身为一个从寒门起身而走到现在的军事重臣,朱儁这辈子过的并不容易。
他虽然不似普通的农户那样生活疾苦,但是在他这辈子的仕途之中,也确实受到了很多属于顶级望族之门所带来的干扰和阻碍。
很多时候,他只能屈从。
朱儁能够走到今天,很大一部分原因是靠运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