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无欲则刚(第15/15页)
使者回报朝廷后,刘太后决意倾心笼络,先是封李德明为西平王,后又加封为夏王。李德明愈发觉得大宋不过是孤儿寡母执政,软弱可欺,起了建国称帝的欲望,违制在子山[2]大起宫室,绵亘二十余里,亭榭台池,金碧相间,辉耀日月,极其壮丽。出行时大兴仪仗,俨然与宋朝皇帝相仿,还公然追封其父李继迁为“应运法天神智仁圣至道广德光孝皇帝”,庙号“武宗”。除了在政治上造势外,军事上也是厉兵秣马,积极扩张,如在省嵬山[3]西南山麓抢修了一座城池。这个地方土地肥沃,牧草丰盛,历来就是吐蕃部落樵采、放牧之地,西夏抢修城池,明显是为了控制吐蕃诸部,以缓解后顾之忧。一旦西面的威胁解决,西夏很可能就会转而对付东面的大宋了。
而今大宋和西夏的关系实是面松内紧,正处于一个极度敏感时期。以大宋一贯的立场,这次也绝不会主动挑起争端,像西夏奸细这样的事,多半也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这些都是可以预见的事,只可惜了那些被野利裙等人无辜杀死的大宋子民。包拯并未说完下面的话,只深深叹息一声,道:“天色不早,我们先回家去。”
张建侯道:“为什么不设法去找西夏太子和许先生?”包拯道:“小杨将军已经下令封城,稍后就会在全城展开大搜索,我们再也做不了什么。至于许先生,唉。”不由得长叹一声。在他看来,许洞很可能已经不在人世,而且尸骨无存——
因为许洞失踪是在前夜,如果他就是那闯入提刑司官署的飞贼,落入党项人手中多半发生在飞贼事件之后。可当时李元昊等人尚住在望月楼,如果擒住了他,又将他藏在了哪里?万无一失的法子,就是当场杀死他,再将他的尸骨化去。
沈周道:“你认为砸毁宋城县署牌匾的那伙人的头目就是杨守素,他在现场留下了玉露断剑是为了嫁祸许先生?”
包拯道:“对,而且这件事一定跟全大道有关。全大道是被杨守素杀死,他死前曾被逼供,肯定是关于兵书残页之事。全大道知道那残页是假的,却不能说实话,不然必死无疑。我们虽然不知道他最终对李元昊说了些什么,但对方肯定是问出了话才会下手杀他灭口,而次日即发生了宋城县署牌匾被砸一事。如果我猜得不错,杨守素取得牌匾后的物件是主要目的,丢下玉露断剑嫁祸许先生,不过是顺手而为。”
沈周道:“可是这不对啊。我是说前面的都对,嫁祸这件事不对。”包拯道:“怎么不对?愿闻其详。”
沈周道:“第一,许先生是前夜失踪,是在我们告诉他全大道被杀后,就算他夜闯提刑司后又落入了党项人之手,尸体被化掉,党项人为什么要留下他的断剑?第二,死者死于软剑的事情只有我们几个知道,当时我们只是怀疑张望归夫妇,还去过望月楼一趟。杨守素不可能提前知道我们会怀疑到他头上,当时他还住在望月楼,更不大可能预先留下许先生的玉露剑,作为日后嫁祸的证据。”
张建侯道:“我也有个大大的疑问,看许先生的断剑,应该是经过一场激战后才落入党项人之手的。他闯入提刑司时已然露了行踪,闹得鸡飞狗跳,又会和党项人在哪里交手,以致打得天翻地覆也没有人发现呢?”
包拯“啊”了一声,道:“你们两个提醒得极对,一定还有什么事情,是我们忽略了,或是不知道的。”
————————————————————
[1] 西夏当时还没有自己的文字,书面记录用汉文。直到1036年,“元昊自制蕃书,命野利仁荣演绎之,成十二卷,字形体方整类八分,而画颇重复”(《宋史·夏国传》)。八分是古汉字一种书体的名称,又称楷隶,指东汉中期出现的新体隶书。字体似隶而体势多波磔。关于八分的命名,历来说法不一,或以为二分似隶,八分似篆,故称八分;或以为汉隶的波磔,向左右分开,“渐若八字分散”,故名八分。
[2] 子山:今陕西延安西北。
[3] 省嵬山:今宁夏石嘴山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