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六 秦始皇本纪第六(第11/14页)

子婴做了四十六天秦王,楚国将领沛公攻破秦军进入武关,就来到了霸上,派人去相约招降子婴。子婴自己用绳子拴着脖颈,坐着白马素车,捧着天子的印玺信符,在轵道亭旁请降。沛公就进入咸阳,封藏了宫室府库,退兵到霸上。过了一个多月,诸侯的军队赶到,项羽是各路诸侯的盟主,诛杀了子婴和秦王室的各个公子以及宗室所有的人。就在咸阳大肆屠杀,烧毁秦国的宫室,俘获其中的宫女,没收秦国的珍宝和钱财,由诸侯们共同分享这些。灭亡了秦国以后,就把它的领土分割成三个王国,名叫壅王、塞王、翟王,号称三秦。项羽为西楚霸王,主持国命分割天下赐封诸侯王,秦朝最终被灭亡了。这以后五年,天下被汉家王室安定。

太史公说:秦国的祖先伯翳,曾在唐尧、舜虞的时代建立了功勋,获得了封土和被赐予姓氏。等到了夏朝和商朝的时代他们就衰微散落了。又到周朝衰落以后,秦国兴起,在西垂建立城邑。从穆公以来,逐渐像蚕吃桑叶般的侵食诸侯,最终成就了始皇帝。始皇帝自认为他的功德超过了五帝,他拥有的国土比较夏、商、周三朝之王更为广大,而羞耻和他们处在同等行列。贾谊对于秦代兴衰的评论说得非常好啊!他说:

秦兼并了崤山以东地区诸侯的三十多郡,修整河津关塞,据守险要,整顿军队而把守这些重地。但是陈涉率领着由戍卒组成的几百名散乱之众,徒手挥臂大呼,不用弓箭戈戟等锋利的兵器,只是拿着锄柄和木棍,看到有人居住的房屋就能索取粮食,却横行于天下。秦国占据着阻险地势而不能守御,占据着关隘山梁而不能封锁阻挡,拥有长戟而无锐利的攻击力,拥有强弩而不能射杀敌人。楚国的军队曾经孤军深入,在鸿门交战,而没有遇到防范和阻挡的艰险。因此崤山以东地区情况大乱,诸侯们纷纷兴起反叛,豪杰人士彼此互立为王。秦派章邯率兵向东征讨,章邯借机凭着他所统率庞大的三军在外订立契约和诸侯进行交易,来图谋他的君上。群臣们不能执守信义,在这里可以看出来了。子婴继立,仍然不知省悟。假如子婴具有一般君主的才能,仅仅得到中等才能的大臣辅佐,崤山以东地区虽然混乱,秦国原有的疆土仍然可以保全占有,宗庙的祭祀也不会断绝。

秦国的疆土环绕着山水而非常险固,是一个四面都有天然屏障的国家。从穆公以来,直到秦王,有二十多位君主,常常成为诸侯中有实力的伯长。难道他们代代人都是贤圣吗?是因为有利的地形时势使他们能够这样呀!而且天下诸侯曾经同心合力攻打过秦国。在那个时代,贤智的人都会聚在一起,有良将统率他们的军队,有贤相磋商他们的计谋,但是因为地势险阻的困挠而不能前进,于是秦国为了能够在秦地和他们交战而开放关隘,使六国的百万兵众被打败后逃走,他们的联合也就瓦解了。这难道是因为他们的勇力和智慧不足吗?是因为地形不利,时势不便啊。秦国由一个小邑兼并成一个大城市,在险要关塞屯聚守军。建筑高大的堡垒而不肯出战,关闭起关隘而占据险厄,肩扛着长戟进行把守。诸侯们出身于匹夫之辈,是为了利益联合起来,不具备有德无位而实际可以为王的人的美德和操守。他们的交往还不亲密,他们的部下还没有亲附,名义上是要灭亡秦国,其实是为了图谋各自的利益。他们见到秦国防守险阻而难于进犯,必然会退兵。秦王如果是安定本土而休养人民,以此等待他们疲敝衰落,收恤残弱、扶助疲困,以此来对大国的君王发号施令,不必担心不能在海内称心如意。秦君身为高贵的天子,拥有天下富厚的人力物力,而自身终竟被人所擒获,那是因为他在挽救危局方面的措施是不正确的啊!

秦王自我陶醉而不审察政治得失,把过错贯彻到底而不加变通。二世皇帝接续这种政治,因袭而不予改正,残暴苛虐而加重了祸患。子婴势力孤单而没有亲附的大臣,在危弱处境中得不到辅佐。秦国的三位君主终生迷惑而不觉悟,秦国的灭亡,不也是应该的吗?正当这个时候,世间不是没有深谋远虑而知道应该怎么改革的士人,但是他们不敢竭尽忠诚来纠正主上错误的原因,是由于秦国的习俗中有太多忌讳的禁令,忠谏的言语还没有说完进言人他自身就已被杀戮了。因此使天下的士人,只能侧着耳朵细听,双脚并拢站立,闭上嘴巴而不敢说话。因此三位君主背离了大道,忠臣不敢劝谏,智士不敢出谋划策,天下已经大乱,奸贼背叛的实情皇上还不知道,这难道不是太悲哀了么!先王们知道阻塞视听是会受到蒙蔽而对治理国家有严重的损害,所以才设置了公卿大夫士等职,来整饬法规设立刑律,而天下就得到了大治。当他国势强盛的时候,可以禁止残暴诛伐乱贼而使天下威服。当国势微弱的时候,也会出现五伯之长尊奉天子征伐不道而使诸侯顺从。当国势削减的时候,可以自守内政外附强宗而使社稷保存。因此在秦国兴盛的时候,施用繁多的法律和严厉的刑罚而使天下震服;等到它衰弱的时候,就使得百姓们愤怨而海内民众起来反叛了。所以周朝设有公、侯、伯、子、男五个等次的爵位而得到了治国的大道,国家延续了一千多年没有绝灭。秦国的施政方针和救危措施全都失误,所以才不会长久。从这里看来,安定和危乱的政治纲纪是彼此相差太远了。俗语说:“不忘记从前的经验教训,就会对以后办事具有借鉴的作用。”因此君子治理国家,要观察上古的得失,考察当今的形势,参考人情事态,观察盛衰的规律,审定出权谋形势是否适宜,一切行为的取舍具有章法,举措变化讲求必要的时机,所以才能使统治旷日持久而国家安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