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东晋桓温,『奸臣』的英雄人生(第4/6页)

公元354年,桓温发动了他人生里第一次北伐,这次他的打击目标,是当时盘踞关中平原的氐族人苻坚建立的前秦政权。当时的北方,原本强大的后赵政权已经灭亡,苻坚的前秦,成为中原各政权里最强的一个,这时候正在开疆拓土,意图统一北方。桓温从江陵出发,水陆齐攻,比起征讨四川的疯狂,这次他深知自己的对手很强大,所以采取了持重的办法,分两路进兵,徐徐推进。此外,他还命令梁州刺史司马勋北出子午小道。从战略上说,他这个战术很稳妥,可以说把所有的困难都考虑到了,既有陆路进攻,也有水上包抄,更有奇兵袭击,而北伐的进程,也出乎意料的顺利。当时的北方汉族百姓,对晋朝政权依然是有感情的,闻听东晋大军到来,百姓纷纷主动迎接,桓温兵不血刃地从河南进入关中,前秦军队望风而逃,一路竟然连像样的抵抗都没有。不过麻烦也从此开始了,这不是桓温仅带3天干粮就能收复四川的时候了,要想收复广阔的中原,仅仅有士气和群众基础是不够的,更需要稳定的物资补给。这个时候东晋主政的大臣,是擅长“清谈”的王衍,最擅长夸夸其谈,没有一点行政能力,眼看桓温节节胜利,一直反对北伐的他暗中使坏,对桓温所需要的物资百般拖延,结果桓温进入关中后没多久就断粮了。他对面的苻坚,也是一个很有经验的名将,本来桓温打算一旦没有粮食,就抢割关中平原的麦子,谁知到了才发现,关中平原的麦子早被苻坚撤退前收割光了,桓温没有办法,但还是不甘心,驻扎在灞水休整。这时候他有两个选择,一是回军,二是决死一搏,背水一战,全力攻打长安,就像他当年打下四川一样。但这次把握比上次小得多,前秦的军事实力远远比成汉要强,而且当年的他只是个新人,可以豁出去,如今他已经声名鹊起,不是轻易能豁出去了。如果就此退兵,自然也不甘心,所以桓温采取了一种折中的办法,在灞水驻军,一面招募当地名士,收买人心,一面等待机会。他这种做法,连当时来访的华阴名士王猛都误会了,王猛的到来让桓温很高兴,他向王猛求教,王猛却嘲笑他说,你驻扎在灞水,不进也不退,谁知道你想干什么?后人常常拿此事指责桓温,说桓温是私心作祟,故意退缩不前,但事实是,桓温的物资供应,在当时已经断了,这样凶险的局面下,只要有一线的生机,谁都不会贸然赌博,毕竟要为几万北伐军负责。最后,面对前秦的坚壁清野,桓温只好无奈地回军。这次北伐总的来说,是劳而无功。

对桓温来说,这次北伐还是为他挣来了荣耀,毕竟东晋军队在战斗中,把敌人打得溃败,可以说大涨了志气,也给了所有一心收复山河的仁人志士以信心。桓温回来后,因为战功,他的地位也进一步提升。

在北伐前秦失败两年后,桓温再次青锋出鞘,这次他打了一个大胜仗,利用北方战乱的机会,击败羌族政权姚祥的军队,一举收复原来东晋的故都洛阳。这一场胜利,对于东晋政权来说是一针强心剂。东晋国都的沦陷,一直是奇耻大辱,虽然这次是借了敌人内耗的机会偷袭成功,但是东晋的国都毕竟光复了。此战获胜之后,桓温提出一个建议,得罪了整个东晋士族集团。他要求东晋迁都洛阳,这个建议一石激起千层浪,就东晋皇帝本身来说,自然不愿意迁都,建康的政局已经稳定,他早就满足于偏安的局面了。北伐只不过是一个政治口号,谁知桓温要来真的,这还了得。东晋的世家大族们更不愿意迁移,他们对于东晋的价值,就在于成为东晋王朝的后盾,如果迁都的话,他们的利用价值也就不存在了。于是,反对的声音纷至沓来,众口一词的指责桓温,打了大胜仗的桓温,一下子从民族英雄变成了士族的罪人。这一次,呕心沥血的桓温沉默了。

后人在说起这段事情的时候,很少有同情桓温的,即使明白他这么做的目的是为了国家,却还是指责他“邀功贪战”。这主要因为桓温得罪的,不是一个皇帝,也不是哪个奸臣,而是整个在东晋南迁后获得好处的既得利益集团,也包括他自己的家族。后人总在指责桓温利用北伐提高自己的地位,但是观桓温在整个过程中的所为,两次北伐后,他大多把功劳让给了各类士族,并且待人非常谦虚,从来不居功自傲,可以说低调到了极点。特别是第1次北伐的时候,明明是后方的世家大族们耽误事,他却不敢有太多抱怨。第2次北伐,桓温收复洛阳,对着洛阳的废墟,想起当年八王之乱葬送了西晋大好河山,桓温不禁悲从心来,说“有大牛重千斤啖刍豆十倍于常牛负重致远曾不若一羸牸” 。意思是把当时把持政权的王衍等世家大族,比做“千斤大牛”,这也成为中国的一个传统成语,用来形容草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