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东晋桓温,『奸臣』的英雄人生(第5/6页)

这段时期,也是东晋王朝士族阶层的逆淘汰期,当时东晋的士族们,早期虽然与桓温意见相左,但毕竟还有许多一心为国的名士。随着时间的推移,东晋士族阶层日益“草包化”,因为士族的官位是世袭的,上一代士族去世后,下一代锦衣玉食里成长起来的士族,自然少了前辈的进取精神。而且这时候东晋“清谈”流行,士族们崇尚坐而论道,夸夸其谈,很少重视实际学问,整个士族阶层素质的退化,让桓温的北伐梦想越来越难。

在第2次北伐遭到举国反对后,桓温整整沉寂了13年,到了公元369年,桓温再次发动了北伐战争,这时候的他已经年近花甲,到了人生的晚期。这次出兵的规模,是桓温历次出征里最大的,一共动用了5万大军,他从安徽当涂出兵,意图攻打盘踞中原的鲜卑族前燕政权。这次行军的路上,桓温路过了金城,这是30年前他担任琅琊内史的地方,早年,他曾经在当地栽种柳树,安抚难民,而今,那时候他种下的小树苗,此时已经成为参天大树。亲历时光无情的桓温,面对此景潸然泪下,喃喃说道“树犹如此,人何以堪”。

桓温是不会任北伐的梦想随时光蹉跎的,他发动进攻,东晋军渡过淮河,进入中原境内。这时候老天爷也和他作对,本来桓温想用水师运载粮食,用来解决先前几次出现的粮草供应不足的问题,但是此时北方连续数月干旱,运粮船队根本到达不了前线。艰难困苦下,桓温横下一条心,发动了对前燕的猛攻,东晋军队如猛虎下山,一举击溃前燕的边防部队,杀到了山东金乡。前燕的都城邺城,已经在桓温的眼皮底下了,和早期进军关中一样,此时节节胜利却弹尽粮绝的桓温,也同样有两个选择,一是见好就收,班师回朝,这样可以作为一次北伐胜利,巩固他在东晋的地位。如果桓温仅仅为了个人利益的话,深知战场形势的他,会这么做的。他的部下希超也确实劝说他这么做,但是他拒绝了,他已经过了沽名钓誉的年龄,他要的,是收复中原的梦想。这样他就剩下另一个选择,用最快的速度进攻邺城。这时候前燕新败,正是摇摇欲坠的时候,如果决死一搏,很可能会取得胜的,但是就像当年进军关中一样,这次桓温又犹豫了,毕竟这又是一次风险很大的抉择,结果桓温选择了持重。他先是在金乡原地屯兵,观望局势,等待后援粮草到来。就在这个时候,前燕集结了5万大军,由名将慕容垂统帅猛攻过来。慕容垂是出了名的狡猾人物,他不和桓温交锋,反而绕道河南,断掉了桓温的退路,然后在桓温撤退的路上发动进攻,将师老兵疲的桓温打得大败。这是桓温在历次战争中遭到的第一次惨败,比他每一次北伐都惨,前几次毕竟把部队带了回来,这一次却全军覆没,他一生的荣耀、战功,因为这次失败,几乎全赔光了。

第3次北伐的失败,给年近花甲的桓温,带来了沉重的打击。早在第2次北伐的时候,他就有了“千斤大牛”的感慨,这一次,他的心态更不一样了,而且因为这时期东晋士族的“草包化”,原先的好朋友相继离开,他在整个士族阶层里越发孤独,这都改变了他自己的观念。早先,他是一个奋青,后来他成为一个为北伐而抛头颅洒热血的将军,但当所有的梦想都成空之后,他自然对自己的人生产生了迷茫,奋斗一生,到如今却两手空空。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关于桓温的转变,史料上普遍的说法,是当时他长期把持大权,因此生出了不臣之心。但是从桓温本人的行为看,最主要的原因,恐怕还是已入暮年的他,在回顾自己的一生的时候,发现自己竟然两手空空,就像史料里记录的一样,他经常自言自语说“男人要么流芳百世,要么遗臭万年”。细看这段话的意思:流芳百世,早先一直是桓温的追求,可是3次北伐劳而无功,特别是由于东晋世家大族的阻挠而功亏一篑,最后一场失败,更是断送了他个人往日的战功。这样的局面下,流芳百世自然无从谈起,至于遗臭万年呢,自然是想篡立了。

桓温开始这么做了,促使他下定决心的,是当年在山东金乡,曾经劝说他进兵的亲信希超,桓温先是废掉了当时的东晋皇帝,立了晋简安帝。这时候他虽然威名大减,但手里有当时东晋最强大的军队,做这件事情也就很容易。但是后面的事情就不容易了,此时东晋世家大族当道,这是他夺权的障碍。桓温先是把反对最激烈的殷、虞两族杀掉,然后,他又驻兵在姑苏,用来遥控京城。

就像他之前做的所有事情一样,这一次他又犹豫了,既没有直接废掉东晋皇室,也没有悬崖勒马,究原因,还是因为他自己的观念在作祟,他既想成就大业,同时也顾忌自己的名声,不想背上叛贼的骂名,所以就算改朝换代,也是要取得世家大族支持的。公元372年,桓温拥立的晋简安帝病逝,这又给了桓温篡权的好机会,次年春天,桓温带兵来到京城建康,当时坊间纷纷传言,说桓温要把整个士族全都杀光。其实桓温没有这么残暴,他要的只是世家大族对自己的认可,他可以杀掉殷、虞两个家族,但是对于东晋士族中影响力最大的谢家和王家,还是让其三分,毕竟这两个家族在当时的东晋人脉太广,一旦轻举妄动,很可能招来整个东晋世家大族的打击。所以桓温到了建康后,找到了王家的名士王坦之以及谢家的名士谢安,意图取得两大家族的支持。谢安是个聪明人,比起王坦之面对桓温的军队,吓得脸都白了,谢安却镇定自若,他不卑不亢的态度得到了桓温的敬重,在桓温登基的问题上,谢安假装支持,却故意拖延,迟迟不为桓温主持登基仪式。因为谢安得到消息,这时候的桓温,已经病入膏肓了。公元373年八月,一代枭雄桓温病故,到死,他都没有完成最后一步篡位,流芳百世没有做到,遗臭万年也没有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