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篇 男神女神,时尚达人之路(第8/9页)
这么贵的龙涎香一定很香吧?您可能这么认为。其实龙涎香并不非常香,它的主要功能是聚合香味,加入其他香料中,能使香味经久不散。如果贮存得当,甚至在几十年后香味仍在。
说到龙脑香,自然也不是龙的脑子,而是天然冰片。它还被称为瑞龙脑、梅片、梅冰或者羯布罗香。龙脑香异常珍贵,但宋朝人似乎并不太珍惜,反而用于熏衣,制作香篆(聚合香料、形成各种形状),还有的做成佛像雕塑,摆设在家中。
沉香是沉香树的分泌物,多从东南亚进口。沉香树可高达30米以上。当沉香树的表面或内部形成伤口时,为了保护受伤的部位,树脂会聚集于伤口周围。当累积的树脂浓度达到一定的程度时,将此部分取下,就是昂贵的沉香。此外,沉香树脂也会自然形成于树的内部和腐朽的部位上。因为来之不易,沉香的形成过程很长,所以上等的沉香,价格可以是黄金的几倍。
您了解了香料,但是会不会香道则是另外一回事。您如果把香料点燃,放置一边随它自由燃烧,那还是没入香道的门槛。既然是“道”,自有其讲究的方法和程序,您得跟着学习一下。
在宋朝,品质最佳的香料都是切成骰子大小的丸粒,每次只要焚上这样小小一丸,就能达到满室皆香的效果。在焚香的过程中,必须要把香丸的四面依次加以翻转,让每一面都能接受到炭火的熏烤,以便其中的香料成分在热力催动下最充分的发挥出来。这样,直到香丸燃尽,都不会产生烟焦味。
“玉鼎翻香”就是宋朝人士焚香之道的高度概括。宋朝人习惯从头上拔下一枚簪子或钗子,用其尖去翻动隔火片上的香丸。宋朝词人范智闻就这样描述香道的细节:“烟缕不愁凄断,宝钗还与商量。佳人特特为翻香。图得氤氲重上。”
但是另一位词人高观国却有相反意思的词:“霜天晓角,炉烟浥浥。花露蒸沉液。不用宝钗翻炷,闲窗下,袅轻碧。”
为什么“不用宝钗翻炷”了?原来宋朝有香水了。
二、香水挥洒出的文雅更氤氲
在咱们的历史上,香道的“革命”——制作香水,就发生在宋朝。
“花露蒸沉液”道出了香水的基本制作方法。
宋朝时就有极少的从阿拉伯进口的香水——蔷薇水。热爱香道的宋朝人自然要去研究一番,根据道家的“升炼”传统,对获得的“采花浸水,蒸取其液”的模糊信息加以破译,进行了自己的探索和仿制。
蔷薇,就是玫瑰,那个时候还没有被引进到中国。于是宋朝人以从印度等地移植到岭南的素馨、茉莉,乃至本土原有的柚花、柑橘花为原料来制取自己的香水——花露。
南宋的张世南记述了香料蒸馏的流程和方法:“永嘉之柑为天下之冠,有一种名‘朱栾’,花比柑橘,其香决胜。以栈香或降香作片,锡为小甑,实花一重,香骨一重,常使花多于香,窍甑之傍,以泄汗液,以器贮之。毕,则撒甑去花,以液渍香。明日再蒸,凡三四易花。暴干,置磁器中封密,其香最佳。”
从文字记述中,咱们知道用锡做成的甑,就是当时的蒸馏器。把香料与香花一起密封其中,层层铺满。然后把锡甑放在热水锅上加热,水蒸气从甑底的孔眼进入甑内,释放出香料和香花中的香精。所得到的混合香水——花的“汗液”,一部分当即浸润了栈香、降香的薄片,一部分则通过甑旁的小孔流出甑外,落到承接的容器中。接下来一步,是把蒸过的香料薄片放在那从甑中流出的花液也就是香水当中浸泡,让花香更充分地浸入香料之中。这两个步骤要重复三四次,最后把香料薄片晒干,再封密收藏,就是最佳的焚香之品。
随着研究探索的深入,宋朝人知道了珍贵香料一定要经过“蒸”的加工程序才能更好发挥它们的优点。比如将沉香、檀香硬质香料,或浸在苏合油中,或与香花封密在一起,置于汤锅之内经以熏蒸,由此让香料获得复合性的香味,才算得到了可以入炉的成品。在“蒸香”的加工过程中,一次次蒸出的芳香花液在浸过香料之后,同时还形成了另一项产品,即高观国词中所说的“花露蒸沉液”。实际上,这也就是宋朝人制作的“花露”,当时的人们也叫它“蔷薇水”。当然,宋朝的香水制作工艺水平,还不能和阿拉伯相比,所以这种“蔷薇水”,算是仿制品。
终于,宋朝人有了自己制作的液态香料。于是在香炉中熏“花露”,成为宋朝人生活中颇为时髦的生活趣味,所以自然就“不用宝钗翻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