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军队的兵力及其内涵(第5/6页)
当然,不仅是无名小卒要遵守军纪,就是他们的上级,乃至于统帅麾下的、能征善战的将军们也要遵守军纪。虽然他们更要具备独立行动和迅速决断的能力,但是他们也必须在军纪和隶属关系中行动。
至于隶属关系中的军纪与独立行动中的军纪之间的协调问题,则要由他们独自处理。关于这一点,我会在下文论及。
和平时期,军队的情况是:成员不断更新,一批人退役了,再征召一批新的,而士官和军官依旧在部队服役,如此循环往复。对士官和军官来说,军事是他们的职业,他们维系着军队新旧人员的衔接。
在和平时期,他们在军队中担任教官,在战争中,他们则担任指挥官。虽然休假带来的离队和归队问题一直影响着各国军队的士官和军官,但是这些问题根本没有对士官和军官的上述职责产生任何影响。
在常备军中,军官和士官这一职务非常重要,所以,培养军官和士官就变成相关部门的重要任务。
军官和士官要具备出众的武德,过着模范的生活,成为性格突出的表率。在战场上,当第一枪打响后,士兵的目光便集中在他们身上。
下级对他们的信任程度,是检验他们能否正确把握士兵心理而提供正确的指导,能否把下级疾苦放在个人利益之前,能否进行正常训练和秉公执行军纪的试金石。而信任是这些因素的重要基础。
此外,一定要在各个方面诚实可靠,这是士官作为人和军人的基本要求,也是士官所应具备的突出特征,它能够赢得下级的尊重。
跟士官相比,军官的任务在某种程度上比较简单,因为他们远离士兵。不过,从另一方面看,军官所担负的责任比士官大,这取决于他们所处的地位。他们的主要任务是,实行大范围的监督,贯彻部队训练教育的基本原则,加强部队的内部团结。
这些职权会随着部队级别的提高而增大。在人民军队德文为“Volksheer”[6]和总体战的时代,军官只有理解民族团结的基础和意义及军纪的基础和意义,深深扎根于民族之中,并掌握士兵和民族心理的本质,他们才能够胜任其所担任的职务。
这些是旧军官所缺乏的东西,他们对民族生活一无所知。不过,他们心中没有民族思想,只有国家和君主的情况是由时代决定的。但是,军官在世界大战中依旧表现出对民族思想缺乏足够的认识。
对于军官来说,由穿着军服而产生的特殊的等级荣誉是不存在的。荣誉只有一种,那就是作为民族一分子的荣誉(男人、女人都是如此),就是成为维护民族生存斗争中同胞的表率、教育者和领导者的荣誉。他们履行义务是出于本心,是自愿的,而不是为了功名利禄才去完成任务,只有这样,他们才能无愧于军官这个职位。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够对士兵下达所谓的强迫的命令,并且理解他们的心理,成为真正的领导者。要不然,部队将难以完成总体战所交给它的任务。在和平时期,部队追逐功名利禄,直接对军官和军队的道德基础造成严重的损害。
我们在这里讲的与士官和军官有关的一切,也适用于军队特殊兵种的士官和军官,比如管理炮兵器材的部队,管理其他技术器材的部队,舰队中管理舰上机械、保障其运行的士官和军官;担负保障全体军人健康和伤病员康复的医务士官和军官;负责财政管理机构和指挥机构中行政管理工作的官员。
在战斗中,虽然他们没有直接领导军人的权力,但由于他们的职责关系着军民的补给和生活福利,责任重大,直接影响部队战斗力的消长和军纪的执行。比如,一个医务军官漫不经心,在医治伤员时,在处理痊愈者重返前线中,或在新兵体格检查时随随便便,不认真负责,这会带来什么样的损失呢?军队不是死的机器,而是一个保持生命力和健康的有机组织,一旦组织受损,就会出现衰老等症状,就会破坏民族精神的团结。
军队数量、训练和装备是一支军队的外表,只有精神的和道德的内涵才能给军队以力量,让它在旷日持久的总体战中坚持不懈。
[1] 各国对服役年龄的要求不一。譬如,德国的服役年限就高于法国,然而德国只能征召54%适合服役的人入伍,而法国则达82%。一个国家的军队不包括异族人。譬如,犹太血统的人不应属于北方民族的军队;白种人的军队不包括有色人种的部队,因为在这里他们并不是为其民族的生存而斗争。
[2] 当我到最高统帅部赴职时,德国军队的装备状况极差。迫击炮、机枪和弹药大量短缺。解决途径只有大量生产,后来也确有增加。但此前已损耗大量人力,这一巨大损失是无法挽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