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本序(第3/9页)
三、“孤独者的音乐”
黑塞的创作生涯始于诗歌,也终于诗歌。他的诗歌中自始至终贯穿着一种富于音乐节奏和民歌色彩的浪漫气息,表现出对旅行、自然和朴素事物的爱好,和他小说中的彷徨、孤独、感伤、梦幻以及对理想的渴望的浪漫气息完全一致。在他早期诗歌中,这种孤独、感伤的气息最为浓郁,黑塞一本早年的诗集,题名就叫《孤独者的音乐》,其中一首诗《雾中》写一个人在雾中孤身散步所感,诗中反复吟咏人生的孤单,表达了诗人孤独的经历,摘引两节如下:
“在雾中散步多么奇妙!一木一石都很孤独,没有一棵树看到另一棵,每一棵都很孤独。”
“在雾中散步多么奇妙!人生十分孤独,没有一个人看出另一个,每一个都很孤独。”6
黑塞的早期小说中最主要的三部:《彼得·卡门青特》、《在轮下》和《克诺尔普》,它们虽然题材不同,写作手法不同,却共同回响着黑塞早年作品特有的田园诗风格的抒情气息,同作者中、后期作品比较阴郁、多思多虑,甚至迷茫宿命的色彩有明显区别。
《彼得·卡门青特》中的主人公是一个从农村来到城市的青年。他想写作,便着意和艺术家、文学编辑以及有文化的人交往,听任自己沉溺在颓废的生活中。但是彼得很快便认识了这种“现代文明”的卑陋堕落,感觉自己在这样的社会中是一个“永恒的陌路人”。他又回到故乡,在纯朴的人民中,在美丽的大自然中,找到了温暖、亲切和真实的生活,并从基督教圣徒圣法兰西斯的博爱精神中找到了内心的平衡。
这是黑塞第一部获得成功的小说,虽然艺术上不够成熟,彼得这个自然之子的形象也比较浅薄,但在抒情以及梦幻似的理想世界的刻画上却首次显示了黑塞描摹自然风光精细微妙、文笔优美的艺术特点。关于这部小说,贝托尔特·布莱希特有过一句形象的评语,他说:读过《彼得·卡门青特》之后,“这本书就像一摞充满了某种清凉的、带着秋天的斑斓色彩和涩味的纸张深深进入了人们的脑海之中。”7
早在一九一○年,黑塞就已读了印度和中国的大量宗教、哲学著作,特别崇拜《道德经》中老子的道德理想,经常拿来和基督教教义相对照,如老子作品中的一句箴言:“报怨以德”,也是黑塞自己的座右铭,在他的艺术实践中便具体化为一种提倡返归自然的倾向,作为对抗或者战胜罪恶的社会现实的手段。《彼得·卡门青特》正是这种思想的第一次实践。
《在轮下》取材于黑塞在毛尔布仑神学院的一段亲身经历。小说主人公汉斯·吉本拉特出身低微,但聪明勤奋,他的父亲和教师想把他培养成模范学生,以便将来出人头地。吉本拉特被迫放弃一切儿童乐趣,被迫放弃游戏、体育和友谊,被生硬灌输了许多枯燥无用的知识,结果毁了吉本拉特的身心健康,不得不中途辍学,回家后仍十分消沉,最后由于醉酒而误坠河中溺死。
《在轮下》通过吉本拉特的遭遇,批判了德国的教育制度。教育问题是当时流行的题材,托马斯·曼、亨利希·曼、罗伯特·莫西尔等都写过有关这一题材的重要著作。这部小说写于黑塞和玛丽亚·贝诺利婚后第一年隐居于波登湖畔幽静的小村庄加恩霍芬时期,正是黑塞早年生活最美满和创作力最旺盛的时期。小说在描绘主人公童年时代的省区景色和气氛上的和谐优美,和主人公心灵遭受摧残和扼杀的现实恰成对比。这两种鲜明的对比也正好说明作者此书受到两种不同评价的原因。由于牧歌式的浪漫情调和绚丽的家乡风光获得好评,由于如实地叙述主人公的经历而受到指摘,有些评论认为《在轮下》与其说是小说,倒更像是报告文学。
《克诺尔普》由《初春》、《怀念克诺尔普》和《结局》三篇连续性的小说组成,是黑塞著名的“流浪汉体”小说。主人公是一个到处漂泊的流浪汉,他无忧无虑,与世无争,给农民讲故事,为少女们歌唱,或者躺在鲜花绽放的农家园子里享受着自由自在的生活,所到之处,给人人带来幸福。克诺尔普就这样流浪了许多年,当他年老而且病重时,他拖着疲惫的身子回归故乡。在一个大风雪之夜,他向上帝忏悔自己无用而错误的一生,但是上帝向他微笑,说他是自己的爱子,因为他不断地把喜悦和自由带给所有的人,克诺尔普和上帝对话后在大雪中安宁地长眠了。
《克诺尔普》的第一部分《初春》发表于一九○八年,和第三部分问世相隔有八年之久。这是黑塞本人最喜爱的作品之一,他在一九三五年致友人的一封信中说:“作家描绘吸引自己的东西,而克诺尔普这个形象对我有极大吸引力。他是‘无用的’,可他很少干坏事,比那些有用人坏事干得少得多,而评判那些人不是我的事。我深信,若是像克诺尔普这样有才能而且富于活力的人在他的周围世界中找不到一席存身之地,那么这个世界是和克诺尔普同样有罪的。”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