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第3/14页)

我也甩手来到了大集。毕竟是快过年了,摩肩接踵,熙熙攘攘。虽然残雪积水,冰凌垂吊,却挡不住热情高涨,人们恨不得在这一年能卖的卖,能买的买。

“锵刀子!磨剪子了!锵刀子!磨剪子了!”一个老人肩垫一块批布,在行人里面边走边吆喝着。

“高密菜刀了!高密菜刀了!老兄,来把菜刀?”一个小伙子高叫着,在菜板上“嘎巴嘎巴”剁着铁丝。

“小兄弟,算卦相面!不准不要钱!看你面相,日后要做高官。”一个中年人身着青衣古帽,坐在板凳上,面前一桌子,白布铺桌,上摆砚台笔墨,卦签摇筒,桌子前面的布上画有一幅阴阳八卦图,旁边写着:“一条明路指君行,将军下马问前程。”

我笑了笑,摇了摇头。蹲身在一个卖泥老虎的地摊端详起来,我拿起一个对着试了试,老虎“咕咕”叫着,发出低沉的声音。

“2块一个。”老人说。我掏钱买了三个,过年了,总要给修买点土玩具。“咚咚!咚咚!拉洋片,看拉洋片!好看的拉洋片!许仙和白娘子的美丽传说!”一个老人头戴毡帽,脚踩架子鼓,身穿厚棉袄,笑容可掬。旁边立着一个椭圆形箱子,镶着五个镜头,上写“看拉洋片,每位2元”。箱子一边,还立着一块牌子:“拉洋片,又叫‘西洋镜’‘拉大片’‘看洋画’‘西湖景’‘八大片’,是老北京庙会或市场上常见的一种表演,其内容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中外名胜古迹的风景画,一种是传统的民间故事片段。‘拉洋片’相当于今天的幻灯片,在里面画框变换的同时,一人站在旁边配合精彩的唱腔让观众置身于精彩的故事中。”

“咚咚!哎哎,看到了没有?许仙和白娘子来到了苏堤,正是草长莺飞,一片花红柳绿,游人如织,好一派江南美景。哎哎,两人又沿苏堤前行,是段桥,传说是一位姓段的大户人家出资而建……一段恋情结束。下边哪一位看拉洋片?小伙子,看不看?”老人热情地招呼着我。

“小伙子,买不买年画?抹画子!抹画子!好看的抹画子!”一个老人对我说。

老人说的抹画子就是扑灰年画,记得小时候过年赶大集到处是,主要是关于“高级社”“互助组”“合作社”“年年有余”“胖小孩”等许许多多。随着印刷技术的改进,现在大多换成了现代画派,卖这东西的少了。扑灰年画是高密特产,又称“抹画子”。打好腹稿后,先用柳枝烧制成的炭条勾出轮廓,即粉稿,然后扑抹在另外的白纸上,就叫做“扑抹”。这是扑灰年画的第一道工序,如此可以扑抹数张画稿。如再增加数量,可以在扑好的一张画稿上再用柳枝炭条描一遍,重扑。成双成对的扑灰年画也是这样制成的。制作扑灰年画的第二道程序是手绘。扑抹是基础,手绘是关键。手绘复杂得多,主要包括“大刷狂涂”“细心巧画”“描子勾拉”“粉脸”“涮手”“赋彩”“开眉眼”“勾线”“涮花”“磕咸菜花”“描金”“涂明油”等步骤。卖这种年画的地摊在这里到处是,飘飘扬扬地洋溢着浓浓的年味。我逛着看了看,画主要有“姑嫂闲话”“踢毽子”“万事如意”“富贵平安”“八仙庆寿”“牛郎织女”“福寿双全”“双童献寿”“团扇美人”“渔翁得利”“福禄寿三星”“四季花屏”等。这种画倒是有地方传统文化特色,但也算不上好看和有欣赏价值,挂在墙上显得俗了点。我想买几张,低头看也没有合适的,算了吧。

“老鼠跑,老鼠跳,吃了我的老鼠药,蹦哒哒,蹦哒哒,半步倒,把命要。诸位乡亲,请看我的‘半步倒’,老鼠吃了它,半步跑不了。欢迎新老客户光临‘半步倒’,旧客户可拿老鼠尾巴换药,一条一包,春节大回报,一条尾巴一包‘半步倒’。”一个卖老鼠药的干巴老头卖尽风骚,连跳加唱,如同跳“大神”。

生猪仔猪贸易市场热闹非凡,人欢猪叫。小猪到处跑,母猪找小猪,大人找母猪、小猪,没办法,有的干脆找个大网包把小猪圈起来,有的找错了猪吵得脸红脖子粗。

最热闹的要数戏台子唱茂腔的。老太太老头子不嫌寒冷,安心地坐在那里听戏。戏台上正唱着茂腔《小姑贤》。

儿媳我去包包子,

包包子俺不吃它,

听着为娘拉一拉:

羊肉,猪肉滑,

白萝卜馅子娘嫌苦,

红萝卜馅子甜打撒,

韭菜老了塞俺的牙,

塞在牙里没法剔拔。

一个小媳妇青装淡抹扮演儿媳妇,一个高个老头带着个老太太帽子,头插一枝花,穿着个大襟衣服,扮演剧中婆婆,把枣红色拐杖捣得地上笃笃响,气哼哼地嫌儿媳妇做这太咸,做那太淡。唱得字正腔圆,演得惟妙惟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