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奔马 第九章(第5/15页)

就在这个时候,加屋霁坚辞去了锦山的神官职务,向县令提交了转呈政府的洋洋数千言的佩刀奏议书。这是赞颂日本刀的千古名文,更是一篇字句间浸透了心血的绝好文章。

关于颁布禁刀令的奏议

草莽贱臣霁坚诚惶诚恐冒死上书元老院诸公阁下。据本年三月太政官所颁之第三十八号令,除着用大礼服①者及军人、警察、官吏人等之正规制服外,均禁止携刀。于此有关吾传统之赫赫神武国体,惶恐并非无可非议,出自忧国至情,不敢苟藏人后,慎畏沉默,已于四月二十一日予以缕陈,且以本官共兼职之名,迅即向被解度熊本县令具情抗疏。然竟以所陈与成文法抵触,地方县厅难以审议为由,于六月七日将本书退回。嗟呼!鄙野小民不通郁郁乎之文明礼法,其论述之处亦不乏粗漏,知晓必将遭致上方不悦,尔后定当略加讲究。现臣出于犬马之恋,蝼蚁之忠,愈益不能自己,斗胆将以下所论谨录呈上。

在这篇序文里,溢满了难以抑制的愤怒和郁闷,以及欲罢不能的“犬马之恋,蝼蚁之忠”。

①山县有朋(1838-1922),明治时期至大正时代的政治家,陆军的创建者。

②宫中重大庆典活动时穿用的礼服。官员人等又有文官和武官之别。

伏惟吾神武之国,佩带刀剑乃绵远神代固有之风仪,国本赖以成立,皇威赖以辉煌,神祗得以慰祭,妖邪得以铲除,祸乱亦得以戡定。此实乃大可镇国家,小可护己身之具也。呜呼,尊神尚武之国体须臾不可离者,其为刀剑者乎。何况在上诸公深察敬神爱国之朝旨,且负律人遵守之责任,焉能忽略刀剑乎?

霁坚就这样旁征博引,例举了从记纪时代①至今的日本历史中,如何重视刀剑振奋日本精神的实例。同时,还阐释了只有不分士农工商而一律佩带刀剑,才是符合神道的“先王之法”。

然近闻街谈巷议云,此禁刀令之颁发,乃出自陆军长官某公之奏议。其言曰,军队之外有携兵器者,此与陆军权限关系非浅云云。臣思之再三,此言之不当,决非身为长官者应献之策。一旦得悉四处街谈巷说皆为乌有之虚言,则当深信陆军之长官,为皇室之股肱,神国之依赖也,其恩威宽严无不使某具胆信服。况在兵籍者,皆为公家之羽翼枝叶焉。若然,凡则神皇属民,即令荷戈提剑者满天下,其实此乃加强陆军之兵权,利于朝上之谋算,备缓急于一旦,焉有生发妨碍政治之理平?若此,细戈千足之日本国国威亦将辉煌于天下。(中略)

由此观之,神武国威之盛衰当始于此时矣。竭心力而欲报国家者,焉能徒尔游逸,无献方略之心而虚度碌碌光阴乎?此乃股肱辅弼之君子,焦心苦虑鞠躬尽瘁之秋也。(中略)

此举与废藩置县大诏之昭示大义,端正名分,内保安于亿兆,外对峙于万国之圣旨亦为相悖。今后必招所谓国必自毁而后人毁之,人必自侮而后人侮之之祸患矣。(中略)

①记为《古事记》,纪为《日本书纪》,记纪时代则指该两部书中所记叙的日本古代。

一如开头所说,在被县令凭空驳回奏议后,加屋又在此处添补上文辞,整理为建议的体裁,决心单身赴京,把奏议上呈元老院后即在其现场切腹自尽。因此,进而参加同党举兵的心思,也就愈加淡薄了。

另一方面,太田黑继续压抑着那些血气方刚的年轻人提出的强烈要求:“武士既然被剥夺了刀剑,就失去了生存的意义。先生何时才让我们赴死呢?”一天,他在新开召集了富永守国、福冈应彦、阿部景器、石原运四郎、绪方小太郎、吉田十郎、小林恒太郎等七位参谋,商议大略:事已至此,远近各地的同志开头都会有为难情绪,大家要果敢行动,先从隗开始,兴起义军,首先杀掉当地的文武大官,再夺取熊本城。在座各位深深信赖太田黑,决定在这里第三次通过祈请来请示神意。

这是明治九年初夏五月的一个深夜,大家秘密地聚集在皇大神宫。

太田黑净身后进入神殿。

七参谋跪坐在前殿恭候神示。

正殿里响起了太田黑拜神时响亮的拍手声。

太田黑虽然身体瘦削,巴掌却很大,所以他的拍手声格外响亮。他的巴掌如同粗粗削出洼凹来的杉木板,将一定量的清净的圆形空气压缩在其中,击掌时再把这团空气压得粉碎,在那个瞬间,像是有一股神气从中爆裂开来,进溅而出。

所以,比如富永就曾说过,听着这斋戒沐浴后充满诚心的击掌,觉得这击掌生发出一种声音的幻觉,就好像人虽坐在家中,却不由得想起深山幽谷似的。

特别在今天夜晚,在就要进入梅雨季节的沉沉黑夜里,从这声阔然、响亮的击掌中,传出了强烈的祷念和清澈的信仰,听起来恍若直接叩打着天门的声音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