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林(第4/5页)

不会吧,才七点多,应该会开到九十点钟吧。她一边联网,看 E 旁边那个小圆圈疲劳地转着。

关门了,倒闭了,关张了!他大声说。

她不可思议地望着他。你说什么?这家书店已经开了快二十年,最艰难的阶段都熬过来了,他们是不会倒闭的。你知道吗,在说到这个城市的时候,除了你,我第一个想起的就是这家书店。它是一种精神的象征。

他不回答,继续吸烟,让她觉得好像不是他太过轻浮,而是自己反应过度。她知道,她这种义正词严的训词是他非常反感的。而且他这个人,只会关心最终读到的是什么,根本不在乎世界上有没有书和书店这种东西。

然后越发陷入僵局。

最后一次站回童装店门口,她向老板打听,这附近是不是有一家书店。老板说不知道。她说,我记得原来就在你这家店的位置。老板说怎么可能,从来就没有什么书店,他开这家服装店也已经好几年了。

她一个人在前面走,他丢了烟头,在离她很远的地方跟着。她焦虑得胃疼,又感觉到那种压抑的,莫名其妙的紧张。他应该是她最亲密的人,但是在他们有限的共处一室的时间里,她总是被不明来由的焦虑钳制着。回头看他,他低着头,脸上没有表情,快撞到她才停下来。回去吧,他说。不行,她说。他不说话,就这样站着。她也不动。像两个剑拔弩张的人。她抬起手,给他看屏幕上终于显示出来的那家餐馆的地址。不去书店,至少去吃饭。他推开手机,说这里路乱,岔道又小,名字和名字对不上。她忽然很生气,说什么破地方,竟然有地址也没用。其实她知道,他们可以不去那家的,随便吃点什么,填饱肚子了事。

但就像在和谁斗气,必须去,一定要去。

路像一团乱线,在她面前织出一张大网,各家店门口的灯光又浑浑噩噩地来搅事。他们走到头疼,像两个愚昧的朝圣者,把走过的路再走一遍,穿梭在一次比一次嘈杂的人群中。每一家店都像,每一家都不是。尤其是那些也有二层楼的,窗户上贴着庆祝去年圣诞的贴纸,兴高采烈,露出没有忧虑的食客们上半身的影子。也有几间酒吧,跟别的城市的酒吧一样,门口有人拉客,透明的橱窗后面是穿得很少的女人和大块大块的光。她被来去的路人撞击着,意识到自己又掉进某种阴谋,就是用唯物的说法完全说不通的,一个预谋痕迹严重的陷阱。再找下去就是愚蠢。

是的,她如梦初醒。即使那家店在那里,也不会让你找到。

他似乎是谈恋爱以来唯一一次尽责,在转角的水果店裸露的灯泡下面打听地址。以前每一次,责任是与他无关的,说好的承诺都不会兑现。你能想到的所有,约定的通话时间,来她的城市看她,与她发展出一段被人承认的关系。但是她不能苛责他,因为她也是自由的,如果她有力量脱离对方施加的不公,无论那个人是以爱人的名义还是魔鬼的名义,她随时都能走。

但是她无能为力。

她几乎像逃跑一样,跳上出租车离开那盘乱糟糟的棋局。他在马路对面,其他男女老少之间,没有注意她。她坐着车在人群里突围,最后开上那条在这个城市里她最熟悉的路,拐一拐,就到了他家所在的那个小区。她暂时没有别的地方可去。她坐在他家门前的楼梯上。以前她曾无数次想象这个场景,在他不接电话失去音信的时候。她想,不怕,至少我知道他在哪里,如果还是找不到他,我就去他家门口坐着。他总要睡觉吧,总要回家吧,一觉醒来打开门就能看见我。现在她真的坐在这里。

一个多小时以后,他回来了,在漆黑的楼梯上经过她的身边。他知道她在,但是什么也没说,开了门走进房间。她又坐一会儿,站起身,也走上去,发现他没有把门关上。

那天晚上她还是躺在他的身旁,但是她知道,有些东西就要结束了。以前,她从没有想过真的和他分手,即使他提出来,只要她拒绝得斩钉截铁,她想,总是不会单方面发生的。她这个人,其实一直害怕改变,即使改变以后随之而来的也会有好事,但是在改变的那一个瞬间,她总想等一等,再挽回点什么。她就是在这个时候想起了去云南爬山,遇到鬼打墙的那件事。和今天一样,越是继续她就越清晰地感应到有些东西倾斜了,要往下翻,像山体崩塌或洪水暴发前的感觉,靠她一个人的意志是制止不了的,加上他也制止不了,甚至没有人可以阻挡。身处迷林之中,她像一只不自知的动物,朝四面乱跑,隐隐约约预感到命运的走向,那种必然的颓势。

睡熟了,他开始打呼。月光照在他的脸上。她侧身看他,觉得这个人非常陌生。又看周围,衣柜,书桌,沙发。她想,再过十年再来这里,应该还是这个样子不会变吧。他把全部的生活掌握在手里,也许不是他这个人坏,而是这份一成不变的生活里容不下她。硬挤进去,只会是一场灾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