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十九首)(第6/6页)

贺新郎[1]

乳燕飞华屋[2],悄无人槐阴[3]转午,晚凉新浴。手弄生绡白团扇,扇手一时似玉[4]。渐困倚孤眠清熟。帘外谁来[5]推绣户,枉教人梦断瑶台曲[6],又却是,风敲竹[7]。石榴半吐红巾蹙[8],待浮花浪蕊[9]都尽,伴君幽独[10]。秾艳一枝细看取,芳意千重似束[11]。又恐被秋风惊绿[12]。若待得君[13]来向此,花前对酒不忍触。共粉泪,两簌簌[14]。

[1]本词后片多咏石榴,如元吴师道《礼部诗话》称为“别一格”,同前《卜算子》注[4]引《苕溪渔隐丛话》之说;如清谭献评《词辨》说“下阕别开异境”;这类说法大意不误,亦未尽合。如本词下片并非只说石榴,参看《卜算子》词注[4]及下注[14]。

关于本词也有一些故事,有谓为官妓秀兰而作(见杨湜《古今词话》,胡仔已驳之)。有谓为侍妾榴花作(见《耆旧续闻》卷二),有谓在杭州万顷寺作,寺有榴花(见《艇斋诗话》)。这些都不过传说而已。如“寺有榴花”云云,疑即从白居易《题孤山寺山石榴花》诗而附会之。

[2]燕子营巢,喜欢在雕梁画栋间。小燕学飞,夏初景象。杜甫《题省中院壁》:“落花游丝白日静,鸣鸠乳燕青春深。”

[3]“槐阴”一作“桐阴”。

[4]“白团扇”见晋谢芳姿《团扇歌》。“扇手”句兼用《世说新语.容止》:“王夷甫容貌整丽,妙于谈玄,恒捉白玉柄麈尾,与手都无分别。”(《晋书.王衍传》作:“每捉玉柄麈尾,与手同色。”)

[5]“谁来”,有谁来,言无人。

[6]“瑶台”,传说在昆仑山,仙人所居。“曲”,深曲之处。《离骚》:“望瑶台之偃蹇兮,见有娀之佚女。”

[7]李益《竹窗闻风寄苗发司空曙》:“开门复动竹,疑是故人来。”

[8]白居易《题孤山寺山石榴花》:“山榴花似结红巾。”山石榴是杜鹃花,一名映山红。这里借指石榴花。

[9]韩愈《杏花》:“浮花浪蕊镇长有。”

[10]《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三十九:“盖初夏之时,千花事退,榴花独芳,因以写幽闺之情。”

[11]榴花多千叶重台的,此句与上“红巾蹙”句,并深得形容之妙。

[12]秋风摇落,不但千红早尽,亦万绿全消,是深一层写法。皮日休《石榴》:“石榴香老愁寒霜。”

[13]此“君”字与上“君”字,均指远人。

[14]“若待得”以下,作一句读。谢朓《王孙游》:“无论君不归,君归芳已歇。”大意正同。“簌簌”近接粉泪,远承落花,故曰“共”,曰“两”。用“若”字领头,全句只是虚拟,泛指落花,已不限于上文石榴。

蝶恋花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1]。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2]。

[1]言春光已晚,且有思乡之意。《离骚》:“何所独无芳草兮,又何怀乎故宇。”传作者在惠州命朝云歌此词。朝云泪满衣襟,说:“奴所不能歌,是‘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也。”见《词林纪事》卷五引《林下词谈》。

[2]《诗人玉屑》卷二十引《古今词话》说此句:“盖行人多情,佳人无情耳。”《诗词曲语辞汇释》卷五:“言墙里佳人之笑,本出于无心情,而墙外行人闻之,枉自多情,却如被其撩拨矣。”张释较详,又说“恼”为“撩”。按“恼”字仍从烦恼取义,被引起烦恼,即是被撩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