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词选(历代词选集叙录)(第5/30页)
王、周二家均称此书曰《梅苑》,今乃题曰《群贤梅苑》。周称此书收梅词四百馀阕。今本目录所标,凡五百八阕,其词缺失九十六阕,犹有四百十二阕。且书成于建炎三年,则所收当尽为北宋人咏梅之作,然今本中有王圣与词,已在南宋季世,又李易安清平乐词有“今年海角天涯,萧萧两鬓生华” 之句,显为南渡后晚年所作。此外词下未标作者姓氏者甚多,词格亦有不类北宋者,可知今所传本已非黄氏原书。书名冠以“群贤” 二字,尤为书棚本之习尚,故知此乃南宋书棚增广之本也。
全书十卷,皆咏梅之作。宋人极赏梅花,赋梅之作几乎人人集中有之,自非高手,皆不免于熟滥。此书在今日已无甚可观,惟其保存宋人词为他书所未见者不少;又别见于诸家本集者,字句异同,亦可资校勘,所可取者,仅此而已。其书以词调为次,先慢词,后引近,后小令;然亦不尽以此为序,殆亦中经增添窜乱之故。
楝亭刻本至民国初有宣古愚重刻本,已依戈顺卿校本有所改定。其后上海古书流通处影印《楝亭十二种》,此书亦与焉。民国八年有武进李祖年圣译楼刊本,附有校勘记一卷,据曹元忠过录何义门、戈顺卿两家校语,参互校订,于此书之正误理惑,与有力焉。后此则赵万里有《梅苑》辑本一卷,从故书中补得失佚词若干阕,又纠正李氏校勘数十条,亦此书之功臣也。
(六)草堂诗馀
《草堂诗馀》亦宋人所选词集。《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云:“王楙《野客丛书》序于庆元元年,其书已引《草堂诗馀》张仲宗满江红词又《蝶粉蜂黄》一条引《草堂诗馀》注。可知此书出于庆元以前。” 余尝考高宗绍兴时尚无“诗馀” 之名,故疑此书当出于孝宗乾道淳熙之时。《直斋书录》称此书“二卷,书坊编集者。” 则是书贾射利者所编刻,故所选颇芜杂。然宋人词选,明清两代学者所见唯有此书。故朱竹垞谓“古词选本皆佚不传,独《草堂诗馀》所收最下最传。” 其致慨也宜矣。
此书宋刻原编二卷本,已不可见。清末缪荃荪、吴昌绶先后收得明洪武壬申(1392年)遵生书堂刻本,题作《增修笺注妙选群英草堂诗馀》,分前后集,每集又分上下二卷,前有《类选群英诗集总目》,前集分春景、夏景、秋景、冬景四类,后集分节序、天文、地理、人物、人事、饮馔、器用、花禽七类,子目六十有六,下注出典,后附词话。各类中多有新增或新添字。其注所引用书,有《绝妙词选》、《玉林词话》,所增添之词,有冯伟寿、黄叔旸诸作。可知是淳祐以后人所笺注增附也。吴昌绶即以此本影刻入《双照楼汇刻词》,是为今日所存此书最古之本。
天一阁藏有嘉靖戊戌(1538年)闽沙陈钟秀校刊二卷本,题云《精选名贤词话草堂诗馀》,有南京国子监丞陈宗模序。其内容分时令、节序、怀古、人物、人事、杂咏六类,次序与洪武本不同,注亦有异。其目录题《重刊草堂诗馀》。此书似较近原本。清光绪间王鹏运即据此本重刻,是为四印斋本。嘉靖中,又有安肃荆聚春山居士所刻大字本《草堂诗馀》,与洪武本同。今《四部丛刊》所影印者,即此本,锲刻甚陋,误夺尤多,非善本也。
嘉靖庚戌(1550年),云间顾从敬刻《类编草堂诗馀》四卷,题武陵山人编次,开云逸士校正。以小令、中调、长调分编,间采词话,有何良俊序,称“从敬家藏宋刻,较世所行本多七十馀调” 。实则顾氏取旧本按词调长短重编,伪托依据宋刻以欺世也。宋本依题材内容分类,盖当时用以选歌,有此需要。至明代,词已不用于歌筵,而为文人填词之兔园册子,以词调长短区分为便。故此本既出,而旧本渐废。清人所读,大抵皆此本也。
万历间,有上元昆石山人刻四卷本《草堂诗馀》,乃用顾从敬编本略增注释。又有金溪胡桂芳所刻三卷本,则用顾本而改其分类。又有吴郡沈际飞所刻六卷本,则用顾本加评注,又增辑续集四卷,别集四卷,新集四卷,俗称《草堂四集》。汲古阁刻《词苑英华》中所刻四卷本,即用顾本而尽删其词话。今通行之《四部备要》本,即依照汲古阁本排印者。以上皆顾从敬本之苗裔也。
又有杨慎(升庵)批点四卷本《草堂诗馀》,不知所从出。今有明万历中闵刻朱墨套印本。清光绪中,宋氏忏花庵曾据以复刻,改为五卷。此外明季尚有坊刻本,今皆不易得矣。[1]
此书宋刻原本序跋不传,《直斋书录》以其为坊肆刻本,不屑齿录,亦未引其序文,书名取义,遂不可知。明杨慎撰《词品》,其自序中云:“昔宋人选填词曰《草堂诗馀》。其曰草堂者,太白诗名《草堂集》,见郑樵书目。太白本蜀人,而草堂在蜀,怀故国之意也;曰诗馀者,忆秦娥、菩萨蛮二首为诗之馀,而百代词曲之祖也。今士林多有其书而昧其名,故余于所著《词品》首著之。” 杨氏此说,后来皆承袭之,然亦未知其所本。以李白二词为百代词曲之祖,乃黄花庵语。诗馀之义,余别有文详之,此不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