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亲密互动的特殊规则(第3/4页)

美国的两位亲子沟通专家阿黛尔·法伯(Adele Faber)和伊莱恩·玛兹丽施(Elaine Mazlish)的研究发现,比起责骂孩子,告知孩子客观的事实会让孩子更好地成长。用责骂的方式,是在用“恐惧感”驱动孩子改变自己。一开始可能会有点用处,但是孩子害怕久了,可能会出现两个极端:一是毫不顾及别人的感受,也就是叛逆;二是过度在意别人的感受,也就是自卑和敏感。显然这都不是最理想的结果。

退一步说,就算孩子的心态没有失衡,可是因为师长的逼迫他才愿意改变和成长,那师长不在身边的时候,他就很容易丧失自我管理的能力。很多孩子离开家去外地上学,生活突然之间就完全崩盘,就是因为爸妈过去管得太多、太细、太严,一旦没人管理,生活就会像脱缰烈马,彻底失控。

相反,如果你告知孩子,他的选择在客观上会带来什么结果,那么要不要改变就是孩子自己的决定。理论上,他可以做出任何选择,但同样也要承担相对应的代价,这样他就不只是在听你教训,更是在学习如何自律,学习为自己的选择负责。经过这样的过程学到的道理,才真正是他自己的。就算将来身边没有父母师长的监督,他的生活也不会失序。

当然,以这种方式施以教导,孩子并不是每次都会做出让你满意的选择。但我们要了解,“自律”是需要练习的。虽然他有时候会选错,但只要他能从中学到经验教训,就会慢慢学会自我管理,从而变得成熟。

+•延伸思考

这样的沟通技巧,不只可以应用在孩子身上,在成年人身上也很管用。因为很多成年人也是有点孩子气的。比如在职场上,直接责骂下属“你怎么又迟到了,这个月第几次了”就很容易让他有“主管又在找我麻烦了”的情绪。

但是,如果你告诉他:“你一迟到,老板早上找不到人,就要其他同事帮你顶上,甚至可能会害他们被骂,你有考虑过他们有多委屈吗?”让他明白他的行为会造成哪些影响,他就知道不是你在找碴,也就更容易引导他主动去解决问题了。

亲人面前,怎样保护私人空间

对私人空间的侵犯,

往往打着关心和帮助的旗号。

〇•可能遇到的问题

我是一个一岁宝宝的母亲,婆婆每天都会来看孩子。我虽然能理解老人家的心情,但是自己也想要些私人空间,不想婆婆每天都过来。请问,我要怎样跟婆婆讲呢?

常见的说法:“妈,您不用每天来,我自己能照顾好宝宝,您偶尔来看看就好。”

更好的说法:“妈,如果您要过来的话,麻烦您每天下午2点到4点,务必过来照看小孩。这时候他精神特别好,又爱疯又难哄,可麻烦了!”

?•为什么要这样说

亲人之间,之所以很难理直气壮地维护自己的私人空间,一是因为对方的“侵犯”,往往是打着“关心”和“帮助”的旗号。比如长辈喜欢经常到你家来,帮你收拾一下房间或者带带孩子。这样一来,你维护私人空间的态度,就很容易被理解成“不识好歹”“嫌弃老人”,当然也就很难开得了口。

再者,年轻人和老年人在很多观念上都会有分歧。像是“私人空间”这件事,很多老人家可能因为没有这种需求,也就不太能理解年轻人对私人空间的渴望。

而当你想跟对方讨论一件事的时候,如果对方从根本上就不认可讨论的前提,那沟通就很容易造成误解。类似“常见的说法”用的表达方式,很可能让婆婆觉得你是在嫌弃她。

可能你没有嫌弃的意思,但很难说婆婆不会往这个方向去想。即便婆婆知道了你的需求,也照办了,但她也未必能真心接受和理解,长久下去心里难免会有疙瘩。

老年人是格外脆弱的,他们随着年龄的增长,越来越跟不上社会的节奏,对世界的掌控能力越来越弱,就会特别需要安全感,最怕的就是被嫌弃。能帮到你的地方本来就不多,如果连带孩子都不让他们插手,老人会更容易感到失落和沮丧。

那么,在亲人面前,真的就不能保护自己的私人空间吗?也不一定,你可以以退为进,提醒他们:你想来帮我当然很好,但是“被需要”的同时也意味着责任。

关于“把兴趣变成责任”,有个流传很久的老故事可供参考——有位老人觉得楼下天天有孩子来踢球很吵,但又不好直接把他们赶走,于是他采取迂回的方式,先对这些孩子说:“你们踢得太好了,我很喜欢看,你们可不可以每天都过来踢球?我每天付给你们20块!”孩子们当然很高兴,每天都过来找老人拿了钱然后踢球。

过了几天,老人又对孩子们说:“哎呀,实在抱歉,最近手头紧,每天只能给你们10块钱了。”孩子们当然不太情愿,但还是照旧拿了钱踢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