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第8/10页)

不出问题都好说,出了问题,你这个小小的部门组长,就要被众人“炮轰”,谁让你们部门出事呢?否则,你一个小小组长哪有资格上会?上会前,顾工是做好心理准备的,没想到,做得仍不够充分,三下两下,心里就委屈起来,本想再说点什么,可眼泪却先行一步,把鼻子、喉咙、嘴巴、眼睛全堵住,弄了一脸湿漉漉的。

有人不满意了。明摆着你用的是一个不合格的产品嘛,于是又有人怀疑他们在家检测就不严。从这一点,又引申出他们在管理上存在的漏洞。按规定,出厂前必须严格按照“四查”要求,即:一查设计,复查设计方案的正确性和强壮性;二查状态,复查更改要求的合理性和改动方案的正确性;三查质量,复查产品生产过程中是否受控,质量是否符合要求;四查风险,复查产品是否存在尚未识别,没有严格控制的残余风险。如此看来,对“四查”也是落实不到位的。

快进发射场区时,马邑龙提前下了车,他想自己走一走。

顾工难以回答。产品的采购,跟她无关。但,话又不能这么说,只能说这个产品在“家里”检测时是好的,没问题,我们做过很多次的试验……顾工试图解释得更彻底一些。这也是事实。在家,它的确是好的,没问题,问题是转运到靶场之后出现的。可这样的解释未免牵强。在家好,到了靶场就不好,归根结底还是质量不过关嘛!

刚下过雨,地面上一片潮湿,迈动步子时能听见鞋底纠缠泥巴的声音。

这类产品国内的也有很不错的,你们为什么要外购?老专家口气里含着质问。

天太黑,看不清路,他猛地停下来。这会儿,他才明白自己要往哪里去。他是想“白蟒河”了:一条小瀑布,水流湍急,吐着白沫,就像一条大白蟒呼啸着从高处往下跃……他真想到那里坐一坐,静静地听它咆哮一会儿。

是外购产品。顾工声音又小了下去。

一个黑森森的影子迎头撞过来。也许是天太黑,它显得比白天看见的要巍峨高大,看它的样子像是在这里站了有几万年。他真想过去问一问它,这些年有没有过孤独、烦恼、困惑、委屈?有没有情绪低落的时候?有没有愿望想向谁倾诉?它一直这么静默无声地等候着,如同一个老父亲期待着远走他乡的儿子回家。

这产品是哪家生产的?

他呆呆地站了一会儿,听了一会儿,也看了一会儿,然后,蓦地转过身来,沿原路走了回去。他知道什么在等待他,他知道明天火箭要转场,他没有属于个人的时间。这样想着,他便朝远处一明一灭的闪着红色灯光的发射塔架走去。

顾工没有直接回答。她盯着他发光的脑门,没有回答,但脸上的表情已经替她回答了一个“是”。

假如那个故障能排除,明天,火箭就该转场来这里,塔架上各大系统都已做好了准备。这些都不用他担心,眼下最担心的是那个故障,他在等老张的电话,只要有消息,老张就会在第一时间打电话来,没接到电话就说明故障没能“归零”。

你是说,产品的质量本身有问题?老专家脑门亮得跟灯泡一样,他头也不抬,一边问,一边往本子上画着什么。

不会的,他告诉自己。他对张高工的能力心里有数,他对自己部下的了解,远胜于对凌立、苏晴这些女人的了解。

带了,但换上去情况和原来的一样。顾工回答虽平声静气,但仍听出声音是颤的。

耐心点儿,再耐心点儿,他对自己说。反正回去也睡不着,便在发射场坪上转悠起来。三转两转就转到了发射塔架底下,竖起耳朵听了一会儿,隐隐觉得有什么声音。又朝西走了几步,看见一缕灯光从铁门的缝隙里漏出来。他朝那束光疾步走去,将铁门哗啦打开,动静不大,但足以让人魂魄一颤。

你们的备品备件带了吗?老专家问。

里面有四个兵。

这次,顾工被一个刚退休的基地原总师也是发射老专家“盯”住不放了。

猛然起立。有两个兵下意识地将手藏到背后,另两个立正站好,匆忙中没完全昏头,知道先敬礼,道声:首长好!但他们的脸都不自在,仿佛干了坏事要把它掩盖起来一样。

在这个会上,只要有一个人盯着你不放,大家就会跟着穷追猛打,一个问题一个问题地追究下去,对被询问者“严刑拷打”。

他挨个地巡视一遍。

每次,无论哪个系统出问题,系统的负责人,必须在评审会上详尽解答每一个提问。那情形,跟法庭开庭审判有些相似,你必须一是一,二是二地解答清楚,一定得事无巨细和盘托出明明白白毫无保留。与会者常常会为一个问题争得面红耳赤,那是真正的较真叫板。会场的气氛紧张得令人窒息,充满火药味,决不会出现“同情”这两个字。在这个领域里,心一软,抓质量的手就会一松,手一松,等于给“魔鬼”发放通行证,结果就会导致发射的失败!所以,谁敢手软?哪怕一丝恻隐都要不得。不放过一个隐患,一个疑点,是质量评审会的宗旨。最忌讳的就是人情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