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3章 女金的最后一星火花

“小砲——能上马的那种?可这, 这东西,都能上马背了,它还能有什么威力呢,不也就是比火铳好些有限?”

“是啊, 谢大人, 也不是咱们推诿畏缩, 想在塔尔巴哈台赖着不走了——您也看到了, 这鬼地方,四处荒凉,前景渺茫,且还越发干旱,连柴火都没有, 终日只能烧些粪饼过活!

咱们这还好,好说有个铁锅, 能喝上干净的热水, 吃点儿气味洁净鲜食, 那些牧民百姓, 嗐,说句不中听的, 和牲口也差不太多, 吃的那些个东西里, 没有屎尿味儿的, 那是少之又少!

你说,他们又没有铁锅, 捡的青稞燕麦什么的, 也没法细洗, 囫囵磨碎了, 筛子过个几遍,和了水抓起来,揉个团团吃,就是糌粑呗,能兑酥油的,那都是殷实人家,穷牧民就这么干噎,有时候一股粪味!也不知道从哪来的!——吃腐肉,和秃鹫争食……这过得都是什么日子!”

一般来说,一桌上总要有个憨直人,帮大家把心底话给说出来,阿敏虽然性格的确是憨实,但他汉话说得不好,这个角色只能让黄贝勒自己来扮演了,说来也是好笑,黄贝勒的汉话,反而是到了塔尔巴哈台之后,又突飞猛进的,没事就看买地书籍的他,勤于练习,现在不但汉话流利,甚至也可以引经据典了。

“这要是能去些更好的地儿,咱们也想去啊——再者,这也是和六姐都商量好的,事前,也知道卫拉特贫苦,只能暂时驻足。只是,万事说着容易,做着难。

来了卫拉特,才知道,原来我们对西面的武力,还是低估了,这些年来,消息传递不畅,居然不知道,那面的城池,这些年来,陆陆续续已经修了城墙,而且,多少也普及了火绳枪……”

这就说出了黄贝勒一干人,困顿塔尔巴哈台,始终不敢西进的一大缘由了:来自西面的抵抗力量,比预估的要强,这是重要的一点原因。

谢使者听得也是认真,他并不否认黄贝勒的观点,而是点头说道。“是,这且不说,最关键的还有一点——咱们的有生力量很薄弱,现有的人手,就算打下了城池,也无法留人治理,那么,往西面也就只能是打草谷,久留不下——咱们的生命线,就是往通古斯的交通,交通在,根基就在,威望也在,可交通一断,就成了无源之水了。”

“谢大人是把道理给说透了!”

就连阿敏也不由得喝彩起来——谢使者这几句话,立刻就让他拥有了不低的威望,很显然,他是带了对西边局势的了解来的。对于卫拉特女金的优势和痛处,都了解得很透彻。

“确实!要说攻打城池,也不是说就不能打了,但打下来该怎么办——如今从塔尔巴哈台去通古斯,顺一点,大半月二十天的,不顺的话一个来月,这就已经够远了,可从塔尔巴哈台出去,再到下一个能住人,能放牧的地方,那还得再走个两千里那!”

其实,本来聚居区也不至于间隔这么远的,中间还会有些绿洲什么的,也有部落居住,可这些年来,随着天候变化,地势也越发荒凉,这些绿洲部落,个个存身不住,前来塔尔巴哈台投靠,也是带来了绿洲萎缩,通道更难行走,补给难以获得的消息。

现在,卫拉特女金的上层也是有共识的,和卫拉特鞑靼的贵族一样,大家都认为,哪怕有通古斯撑腰,眼下也是能走出最远的距离了,再要往前走,补给线拉得太长,风险非常大,至少,这条线无法长期维持。那既然如此的话,来回跑两千里去打草谷,就完全没必要了,只要留不下,总是得回来的,而回来能带来什么呢?

恐怕东西不多,西方如果富庶,鞑靼人至于前赴后继地去东边打秋风吗?日子不好过了,宁可横穿冰雪走廊去黄金地,也不往西边走,这总是有理由的吧?

对这个最大的困局,谢大人果然也是有备而来,他很沉着地提出了买活军方面的想法——当然,他坚持这是他个人的主意,“咱们先商量,你们呢,也别有压力,答应不答应的,都在自己——等两边说好了,再往上报去,上头怎么想,还另说呢。”

这么说,大概或许是为了缓解卫拉特女金这里的压力,但也只是掩人耳目而已,如果真是自己的主意,犯得着这样千里迢迢地跑来?大概……这事儿是下头人折腾的,还没过最高层,所以得这么说。

虽说女金人憨直,但黄贝勒到底是领过大军的人物,眼睛一眨,已经过了这么些弯弯绕绕,并且自以为掌握到了买地那边的虚实,不过,他面容没有丝毫变化,还是那副诚恳急切的样子,“正盼着您来指点!”

“既然塔尔巴哈台这地儿,眼下就够贫瘠的了,将来更是不好,那何不如,咱们就不要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