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第3/5页)

家具厂的老板也姓周,叫周浩,五十岁出头,精神饱满,声音洪亮,面色发红,鼻梁高挺,鼻头有肉,一看就身家丰厚,在他们福州商会说得上话,是个爱帮扶年轻创业者的人,他听闻周长城的姓,笑说大家五百年前是一家人,兼且是老罗介绍,又聊了几句周长城的经历和新厂,大概看完新云城精密略微粗糙的宣传册,心中有数,于是喊了下属进来,直接给周长城外发了个八万人民币的订单,是专门做塑料椅子扶手配件的,他们的产品主要是销往欧美和非洲。

“原来小罗也是小厂起家,做我的生意有三年了,但是他这人嘴花花的,做事情马马虎虎,交付是能按时交付,但质量总得打点折扣,大家是老乡,我懒得说他,所以给他的订单就一年比一年少。”周浩老板心里有杆秤,“他要回福州,说了几次,想把我的订单带回去,但我次次都说物流费太贵了,不合适,他才勉强放弃。”

“我很意外,他居然能把我的联系方式给你。这罗四桢,也有点心胸。”

“小周总,”周浩大笑,“我年纪比你大,叫你一声小周,你别介意。”

周长城摇手,谦逊说道:“怎么会?在您面前,我就是小周。”

“小周总,原来我是个木匠,从山沟沟里出来的,有贵人看我做生意诚信,帮了我一把,让我把家具厂做起来。现在你的厂也不大,我有几分能力,也愿意助你一臂之力,反正大家都在深圳,往后你来我往,互帮互助,也有个照看。”周浩这人如他的名字,有种浩然气,说话直通通的,因为相信自己的力量,从来不屑于拐弯抹角,“小罗的性格太过浮躁,小富没问题,但往大了做,很难。”

周长城在这种大哥面前没说老罗不好,只笑说:“我人年轻,见识少,往后还要大哥您多多指点。”

周浩手上有很多类似的家具配件订单,他说:“小周总,你好好干,塑料件和钢铁家具件我这里都很多,量大,你做得好,我也不乐意成天换合作商,肯定愿意跟你长期合作。”

“我一定不负所望。”周长城赶紧给周浩倒茶,再看一眼周浩大哥背后挂着一幅“诚信赢天下”的字,原来老罗是在人家这儿偷师的。

周长城没有想到这一次的拜访竟然会如此顺利,跟周浩那个负责外发采购的侄子留了联系方式,第二天签好合同,第三天确定产品设计图稿和报价,第四天就收到了三成的账款,这当然得感谢罗四桢大方地将这个客户分享给自己,但在之前,罗四桢也说过,能不能谈成,全凭个人本事。

回去后,周长城将周浩的大方和桂老师万云讲了,他感慨说道:“这个大哥一脸佛相,想必肯定帮过很多刚起头的创业者。我走之前,他跟我说,现在我弱小,接受别人的帮助,等我有能力了,一定要帮助其他人,经济蛋糕要做大了,大家才能吃得上。”

其实说起来,桂老师不就是这样的人吗?

当着桂老师的面,周长城没好意思说自己的豪言壮语,但晚上搂着老婆睡觉时,他说:“小云,总有一日,我也会像那周浩总一样,做到千万、亿万产值的企业。”

“好,周老板,那我就等你做大做强。”万云感觉周长城和以前不一样了,他现在整个人都在闪闪发光,隐隐显现出一丝属于三十岁男人的锐气,棱角分明,让人很心动。

那晚,两人让阿英姐带周之慎睡,再次用上了橡胶套。

刚开年,周长城就觉得自己其实还算是顺利的,他一日不放松,全副心思都在工作上,到了四月份要给老罗第一期五万块钱,好在有家具厂的订单流水进来,他没有任何悬念地还上了。

可万云那头就相对没那么顺利,她原本计划着将老家运来的这些山货,供给给新界路和双界路上大大小小的食肆商铺的,刚开始她找不到门路,就去街道打听四周是否有饮食商会这些协会,她想加入进去,但这种协会都是店主们主动组织的,属于民间商业行为,街道也没办法提供多少帮助。

万云只能用最笨的方法,一家店一家店地去问,但询问的结果,很快就令她败下阵来。

山货有其价值,但价格不能过于浮动,一旦浮动,商家立马就换其他食材替代。

万云对自己手上的山货来源是有信心的,这些都是真正的农家产品,有定安市政府背书,她特意挑选了香姑、木耳和笋干那些品相好的,带出去推销,但效果不好。

双界路上有个开湘菜馆的老板拿着万云递过来的蘑菇,又听了她的报价,带着两分不屑说:“这种东西,我在农贸市场那里买,一买一大把,一点也不稀罕。这条街上能进店的食客,不会跟你那样,在意他菜品里一朵香菇大还是小,人家只求分量足。你说你花了时间把它们从火车上运过来,所以价格比农贸市场的贵?万老板,难道坐过火车的山货就比我用三轮车拉回来的山货身家要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