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 高、岑和边塞诗(第3/6页)
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21〕,平沙莽莽黄入天。
轮台九月风夜吼〔22〕,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
匈奴草黄马正肥,金山西见烟尘飞〔23〕,汉家大将西出师。
将军金甲夜不脱,半夜行军戈相拨,风头如刀面如割。
马毛带雪汗气蒸,五花连钱旋作冰,幕中草檄砚水凝。
虏骑闻之应胆慑,料知短兵不敢接,车师西门伫献捷〔24〕。
这首诗当为封常清出征播仙而作。一开头就以塞外突变的自然景色暗示出:这里正酝酿着一场猛烈的战争风暴。雪海无边、黄沙莽莽、狂风怒吼、飞沙走石,烘托出大军压境、激战即将展开的紧张气氛。紧接着用精练的笔墨写出匈奴草黄马肥、远处烟尘飞扬,点明匈奴的剽悍强劲和军情的紧急,巧妙地借对方的强大反衬“汉家大将西出师”的威风。以下描写唐军半夜冒着严寒开往前线的情景,只写偶尔听到的“戈相拨”的声音,便令人真切地感受到这支衔枚疾走的队伍纪律的严明。唐军的不动声色与敌人的气势汹汹形成鲜明的对照,更显得“汉家大将”镇定自若,充满必胜的信心。在风头如刀面如割的严寒中,马毛上的雪却被蒸发成热汗,随即又结成了冰霜,可见将士不避艰险、勇往直前的旺盛斗志。至此无须再写战斗,便已饱满有力地显出胜利的必然之势,使结尾水到渠成,而不落空泛祝福的俗套。这首诗写得气足神完,热情奔放。三句一转韵的急促节奏与迅速变化的军事情势相配合,形成了高亢的基调和沉雄的气势,充分表现了将士们英勇艰苦的战斗生活和积极昂扬的精神面貌。
《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同是写大军出征,则重在渲染出发时的声势:
轮台城头夜吹角,轮台城北旄头落。羽书昨夜过渠黎,〔25〕
单于已在金山西。戍楼西望烟尘黑,汉兵屯在轮台北。
上将拥旄西出征,平明吹笛大军行。四面伐鼓雪海涌,
三军大呼阴山动。虏塞兵气连云屯,战场白骨缠草根。
剑河风急雪片阔〔26〕,沙口石冻马蹄脱。亚相勤王甘苦辛〔27〕,
誓将报主静边尘。古来青史谁不见,今见功名胜古人!
开头两句连用“轮台城”的地名复叠,渲染军情的紧急,旄头是星宿名,古人认为旄头落表示胡兵衰,所以又是唐军必胜的预兆。羽书刚过,滚滚烟尘已随单于而至。这急迫的情势为大军黎明时出征的场面做了充分的铺垫:大旗簇拥之下主将登场,号笛声中大军出发,四面鼓声使雪海涌起,三军大呼撼动阴山。这四句将出征的声势写得惊天动地,成为全诗的高潮。以下虽然还要面对殊死血战、风雪严寒等种种困难,但都已不在话下。结尾更是将气势推向最高潮:不仅要青史留名,而且要建立超越古人的功业!这虽是对封大夫的祝愿,其实也正是盛唐文人共同的豪情壮志。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写军营中的和平生活,以绚丽的彩笔描绘塞外八月飞雪的奇观,抒写诗人客中送别的愁绪和久戍思归的心情: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
千树万树梨花开。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翰海阑干百丈冰,
愁云惨淡万里凝。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轮台东门送君去,
去时雪满天山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全诗始终从描写雪景的角度表现诗人复杂的情绪变化。对因久戍绝漠而渴望春天的诗人说来,初见大雪很容易产生惊喜的想像:“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这美妙的比喻不仅使“北风卷地白草折”的萧条边塞呈现出一派气象万千的青春美景,而且展示了诗人乐观开朗的情怀。当诗人从温暖的幻想回到军营奇寒的现实和眼前离别的情景时,冰天雪地又变得惨淡无光,仿佛凝聚着万里愁云。如果说帐幕中饯别宴会上的琵琶羌笛以异方情调牵动了诗人怀乡的深情,那么辕门外暮雪纷纷、风掣红旗的描写则是用无声的画面烘托出送客的离愁。当故人渐行渐远之后,大雪又给远去的归客留下了一道踪迹,使诗人“不觉随着这道踪迹而神驰故乡”(陈贻焮《谈岑参的边塞诗》)。全诗句句写景,句句有情,大雪成为贯穿全篇、牵引诗人感情发展的主线。惜别思乡,难免伤神,这诗却写得一往情深而又如此奇丽豪放,正体现了岑参的英雄本色。
其次,岑参以好奇的热情和瑰丽的色彩表现了塞外辽阔壮丽的景色、西域少数民族的生活习俗,以及各族人民之间的友好交往,为边塞诗开拓了新奇多彩的艺术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