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 午后经(第3/7页)

我推断出,就是这些缘由,促使现在阿博内打算跟由皇帝派遣来的威廉合作。威廉是方济各修士会和教廷之间的调解人。事实上,尽管在危及教廷团结的激烈争论中,多次被教皇约翰召到阿维尼翁去的切塞纳的米凯莱,最终还是打算接受邀请,因为他不愿意让他的修士会处于跟教廷难以化解的冲突之中。作为方济各修士会的会长,他同时希望能使他们的立场取胜,获得教皇的认同,因为他直觉到没有教皇的认同,他不能长期居于修士会之领导地位。

但是很多人提醒他说,教皇将设下圈套在法国等着他,指控他为异端,并审判他。他们建议说,米凯莱去阿维尼翁之前应该举行几次谈判。马西利乌斯有过一个好主意:派遣一位皇帝的特使跟米凯莱一起去阿维尼翁,向教皇陈述皇帝支持者们的观点。这倒并不是为了说服老查理[5],而是为了加强米凯莱的地位,既然他是皇帝派遣的使团中的一员,他就不至于轻易地成为教廷搞报复的牺牲品。

但是这个主意也有许多不妥之处,而且也不太可能立刻实现。于是又有了另一个主意,那就是让皇帝派遣的使团成员和教皇的一些特使会晤,以试探各自的立场,并签署有关举行一次会晤的协议,以此保证意大利来访者的安全。这样,巴斯克维尔的威廉就被指派组织这第一次会晤。之后,如果威廉认为旅行不会有什么危险的话,他将会在阿维尼翁提出皇帝派神学家们的主张。这是一个艰巨的使命,因为人们猜测到教皇是希望切塞纳的米凯莱单独去。为了能轻而易举地使其从命,教皇可能向意大利派出一个使团,力图使皇帝派遣的使者的教廷之行归于失败。到现在为止,威廉一直应对自如。跟许多本笃会的修道院院长们长时间切磋之后(这就是我们旅途中多次停留的原因),威廉选定我们当时所在的修道院,因为威廉知道这座修道院院长对帝国是极为忠诚的,由于他高明的外交手腕,教廷也并不憎恨他。因此,这座修道院是一块中立的领土,两派都可以在这里聚首。

但教廷还是顽固地坚持着。教皇清楚,一旦教皇的使团踏上修道院的土地,就得服从修道院院长的管束。使团里也可能有世俗的教士成员,教皇使团或许会落入帝国设置的圈套。为此,教皇提出条件,把他所派遣的使团成员的人身安全托付给法兰西国王的一个弓箭手连队,听从教皇的一名亲信指挥。这是我从威廉在博比奥时跟教皇的一名公使的交谈中听到的。要确定这个弓箭手连队的任务,就要制定规则条文,也就是说彼此谈妥怎样保证教廷使团成员的人身安全。最后,他们接受了阿维尼翁方面提出的似乎是比较合理的条件:武装人员及其指挥者“对于一切以某种方式企图谋害教廷使团成员生命的人,以及企图用暴力行为影响使团成员态度和意见的人”均有权予以制服。当时签署这个协议似乎仅是一种形式,是出于一种担心。现在,在修道院新近发生的一些事件之后,院长很不安,他向威廉表示了他的疑惑。如果使团抵达修道院时,他还没查出两起凶案的主犯(次日,院长的担忧将有所增加,因为凶案将增加到三起),他就得承认这座修道院院墙内确实有人具有威慑力,想以暴力影响教廷使团成员的态度和意见。

力图隐瞒已经有人犯罪是徒劳的,因为倘若再发生别的什么,教皇的使者们会想到那是一桩谋害他们的阴谋。因此,解决的办法有两个:要么威廉在使团到达之前查出凶手(说到这里,院长凝视着威廉,像是在无声地责备他办案还毫无头绪),要么如实向教皇的使者说出真相,并要求合作,使得修道院能在两派会晤期间处在严格的监管之下。院长不喜欢第二个解决办法,因为这意味着放弃了部分自主权,而他的僧侣们将处于法国人的控制之下。但是又不能冒险。威廉和院长两人均为事情进展不顺而感到不快,但他们鲜有别的选择。他们说好第二天再作最后决定。眼下,只有仰仗神的慈悲和威廉的智慧。

“我会尽力的,尊敬的院长,”威廉说道,“不过从另一方面来看,我不觉得事情真的会危及会晤。教廷的使者也会理解,一个疯子或是一个杀人狂,或只是一个灵魂迷失的人所做之事,与正直坦诚之人要讨论的重大问题是不能同日而语的。”

“您是这么认为的吗?”院长凝视着威廉问道,“您别忘了,从阿维尼翁来的人知道是来跟佩鲁贾方面的方济各修士们会晤,也就是跟接近小兄弟会的危险人物会晤。更何况,方济各修士们还接近比小兄弟会的人更加狂热的人,甚至包括染指各种罪行的危险的异教徒。”说到这里,院长压低了声音,“这里发生的事情尽管恐怖,但是与异教徒的罪行相比,那是小巫见大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