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梁台古意(第17/19页)
宋代继承发展了唐代的榷茶制度,比唐代茶税更为苛刻:茶叶一律由官府统一收购,不允许茶农与商人私下交易。私卖茶叶在宋代称为“伪茶”,若敢伪茶,无论官民,处罚极其严重。太祖皇帝赵匡胤亲自诏令天下:“主吏私以官茶贸易及一贯五百,并持杖贩易、为官私擒捕者,皆死。”当时茶叶官府收购价为腊茶每斤二十钱到一百九十钱不等,片茶每斤自六十五钱到二百零五钱不等,散茶[19]每斤自十六钱至三十八钱五分。一贯五百只能买七斤最好的片茶,一旦私下交易被发现,就是弃市死罪,可见刑罚之重。
太宗皇帝赵光义即位后,为笼络人心而重定法条,略有减轻:“凡贩卖私茶一斤者杖一百;贩卖私茶二十斤以上者弃市;盗官茶贩鬻十贯以上黥面,配本州牢城;巡防士卒私贩茶叶,依本条罪加一等;聚众持杖贩私茶并拒捕者,处死。”但伪茶依旧是重罪。
官府将所有茶叶垄断后,一部分用来对外贸易,另一部分用于通商民用,即批发卖给茶商,再由茶商作为中间渠道加价卖给普通百姓。茶商要取得茶叶实货,需得到京城向榷货务交纳数目不小的钱帛,换得提货单,再凭提货单去南方六大榷货务提货。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宋代主要通行货币为铜钱和布帛,铜钱单个价值小,一万钱相当于十两白银的价值,重量却高达一百斤,而布帛虽轻,却是体积庞大,运输起来非常麻烦,且容易引起盗贼的注意,朝廷就用提货单的办法将运输的工作转嫁给了茶商,同时还可以有效地防止州县地方中饱私囊。
崔良中在马季良的帮助下,以低价获得提货单后,将大量茶叶收入自家囊中。其他茶商到东京榷货务用高价买到提货单后,却在南方榷货务换不到足够数量的茶叶,最终不得不出高价向崔良中购买茶叶。如此几年下来,崔良中积累了巨额财富,靠着雄厚的实力一跃成为天下最大的茶商。
昨晚崔良中在应天府署遇刺,崔槐本能地怀疑是曹氏派人下的手,既然曹氏倚仗兵马监押曹汭和枢密使曹利用做靠山,崔槐自然也要将消息报告给崔氏的靠山马季良。今日一早便派人快马驰往京师开封。商丘距离开封三百五十里,快马加鞭,也得二三日才能到达,即使马季良得到消息后立即动身赶来南京,也是五日后的事情了。哪知道早上信使才出发,下午马季良就到了崔府,实在令崔槐既意外又惊喜。
马季良道:“我正好有事来南京,进城时才知道义弟出了事。他人在哪里?”崔槐哽咽道:“在内室里。”
马季良闻言,径直往兼隐内院而去。月门处的仆人还想要阻拦,被马季良怒目一瞪,便退开了。
文彦博道:“我们要不要也跟进去看看?”他一提议,包拯和沈周便各自点头,转身重新进了内院。
几人心中疑惑很多,尤其是对那崔家大姐崔都兰甚感不解。她本是昔日崔良中在开封樊楼一夜风流留下的结果,但直到近年,崔良中才偶然得知樊楼叶姓酒妓当年曾为自己生下了一个女儿,取名叶都兰,也没有太当回事。等到亲生之子崔阳自杀死后,忽然异常怀念那素未谋面的女儿,派人想方设法打听到叶都兰的下落,接她来南京与自己同住,令其认祖归宗,改叶为崔。那崔都兰生母叶姓酒妓早已在华州家乡穷困潦倒而死,崔都兰无依无靠,在街里坊间乞讨过活,若是像她这般冰川般的性格,岂不早就该活活冻饿而死?她跟父亲崔良中感情淡漠尚情有可原,然父亲尚在病中,她进来崔府不过几个月时间,便刻意贬低堂兄崔槐地位,俨然有要接手控制崔家上下的意思,如此行事作风,实在不像是常人所为。
马季良闯进内院时,崔都兰尚在庭院中与慕容英说话,见众人闯了进来,面色登时一沉,刚要开口,崔槐抢上来道:“这位是叔叔的义兄马龙图。”
崔都兰亦是久闻马季良大名,料想没有本事与其相争,便不再说话,默默让到一边。
马季良还是第一次见到崔都兰,见状大是不满,别说他官位显赫,就凭他跟崔良中是结义兄弟,比亲兄弟还要亲,她也该上来行跪拜大礼,不料却半句话也没有,倒像是哑巴了一样。只是他心中挂念义弟,一时还顾不上教训这素昧平生的侄女,抢上台阶,几步跨入房中。
内室金碧辉煌,宛如宫殿,墙壁上挂着细纱帷幔,上面装饰着珍珠、玛瑙、琥珀、犀角、象牙等各种贵重物品。房门边上还挂着一张大弓和一壶金色羽箭,颇引人注目。崔良中仰面躺在象牙床榻上,双目紧闭,眼窝深陷,面色发青,乍然一望仿若僵尸一般,情状凄凉,与室内的珠光宝气浑然不相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