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三:易中天与小崔说事2007-04-06(第9/11页)

主持人:挺好啊,非常好啊。——您纳了多少税呢?

易:问税务局啊,因为我的税都是代扣的,我自己不去交。钱还没给你的时候税已经扣掉了,先扣掉了。你也是这样扣的吧?

主持人:是。

易:你漏税了吧?

主持人:没有。

易:偷了吗?

主持人:没偷。

易:没偷,合法纳税。

主持人:是不是文化人羞于谈钱?

易:不是文化人羞于谈钱,也没有什么不可谈的,非偷非抢,有什么不可谈的,是吧。但是没有必要。

主持人:您怕转移公众的注意视点,是吧?

易:不是,咱们今天不是“读书时间”吗?还是读书吧。我们还是回过头来讲《百家讲坛》。

主持人:对,已经说到这了。

易:《百家讲坛》。

主持人:您刚才告诉我了,它不是个学术论坛。

易:它不是学术论坛。

主持人:它到底是个什么?

易:它实际上是一个传播平台,或者是在学术与传媒之间、学者与大众之间、传统与现代之间的一个桥梁。我称之为对接,它得接上去,接上去你需要一个平台,需要一个桥梁。它主要任务是传播,但是它传播的东西是学术界的研究成果。

主持人:那学术界当然有资格挑三拣四了。你既然传播的是学术成果,那一定要准确啊。

易:这个里面就有一些不太好说的东西。比方说,在无可争议的问题上,必须准确。但凡出现不准确的地方,就叫做硬伤,但凡是硬伤必须纠正。比方说马克思德国人,你硬说法国人,这个肯定要纠正。犯了这样的错误肯定要纠正。但是有些东西它本来就是有争议的,这个就不能算人家硬伤,他只要采一家之言。至于对这个问题的看法,那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所以现在他们发明了一个词叫软肋,好像命门之类的东西,这个没有关系。所以什么叫准确,什么叫不准确?首先就要讨论,这是第一点。第二点,这个《百家讲坛》它不是你学者来发表或者发布最新研究成果的地方,这一定要讲清楚。有些人老提意见,说你们讲的老生常谈,你们也没有什么新鲜的东西,你们对这些问题就没有研究啊,你们有什么资格来讲啊?我本来就不是发布最新研究成果的地方,那个是专门的学术会议、学术论坛,你到那个地方对学术界去发表,我们是对普通观众的。这是第二点。就是《百家讲坛》做的这个工作,它刚刚开始,它在做的这个工作我称之为三个对接了。这三个对接这个工作它刚刚开始,它也在摸索阶段,它必须摸着石头过河,它不可能不摸。没有人说做好了一个完整的设计方案,有个理想的蓝图,然后我们按照这个蓝图施工,做得尽善尽美,上上下下全国人民都赞成,学术界也拍手,老百姓也爱看,不可能。你只能一步步走。我们摸着石头过河的时候,我难免会摔跤,我难免脚上会沾上泥巴,我难免裤腿上会有水,但是我摸到了石头。当那些人指着我嘲笑:你看他,裤腿上都是水,鞋子上都是泥,你看他弄得脏兮兮的成什么样子!是的,我是不成样子。对不起,我站在岸那边了。你还在这边。

主持人:您看我给您在现场做一个有益的调查,觉得易中天教授是一个很好的讲述人的,请鼓掌。好。觉得《百家讲坛》是中央电视台的一个有些栏目的,请鼓掌。觉得《百家讲坛》是一次很好的学术活动的,请鼓掌。您看明白了?实际上我觉得,无论是观众,还是电视台,还是学术界,他们都有不同的验收标准。我们现在的验收标准,出现在第三个掌声上,你怎么看?

易:如果它他当成一种纯学术活动,尤其是发布最新研究成果的学术论坛,那根本就不是《百家讲坛》的定位。如果按照这个要求你来问,《百家讲坛》是一个很好的学术活动吗?应该说NO!它根本不相关。就好比大家问,我现在问大家,有认为崔永元是一个优秀女人的请鼓掌。

主持人:啊?

易:鼓掌了?

主持人:哎呀其实这是我最烦恼的,现在看电视有时候,对这个男人女人现在都分不出来了。

易:所以是这样一个问题,它就是一个传播。

主持人:好,那么您建议学术界对《百家讲坛》应该是一个什么样的态度?观众的态度其实我们已经很明白了。

易:作为当事人,我得把身份给撇清楚了,我作为当事人,我首先欢迎、感谢学术界对我的批评和监督。因为我也有错误,我也有缺点,我也有硬伤。不但是学术界,还有网友,他们会在网上给我指出来。指出来就会改正,改正以后有两个好处,首先自己受益。原来这个地方以前我是理解错了,或者这个地方我原来是不知道的,你帮我指出来我不就知道了嘛,那你是我的老师啊,我要感谢,我这个感谢不是矫情,我是真心的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