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 十 九 · 滦 阳 续 录 一(第11/18页)
现在还能够听得到看得见的事物,尚且如此模糊难以解释,而那些道学家们却一味固执己见,动辄说这是理学中没有的,这不是颠倒了是非吗?距双塔峰一里路左右,有一座关帝庙,住持和尚悟真说:乾隆壬寅年,有一个夜晚雷雨大作,双塔峰上落下一个石佛,现在还供奉在庙里。但也仅仅是一片粗石,其中一面稍微像佛的形状而已。这件事发生在庚戌前八年。莫非认为双塔峰还有灵异,想把这件事归结为佛法的作用?这就更是以疑传疑了,一并附录在这里。
同年蔡芳三言:尝与诸友游西山,至深处,见有微径,试缘而登,寂无居人,只破屋数间,苔侵草没。视壁上大书一“我”字,笔力险劲。因入观之,复有字迹,谛视乃二诗。其一曰:“溪头散步遇邻家,邀我同尝嫩蕨芽。携手贪论南渡事,不知触折亚枝花。”其二曰:“酒酣醉卧老松前,露下空山夜悄然。野鹿经年相见熟,也来分我绿苔眠。”不著年月姓名。味其词意,似前代遗民。或以为仙笔,非也。
又表弟安中宽,昔随木商出古北口,因访友至古尔板苏巴尔汉。俗称三座塔,即唐之营州,辽之兴中府也。居停主人云:山家尝捕得一鹿,方缚就涧边屠割,忽绳寸寸断,蹶然逸去。遥见对山一戴笠人,似举手指画,疑其以术禁制之。是山陡立,古无人迹,或者其仙欤?
注释
南渡事:一是指西晋末,晋元帝渡江,建都建业(今江苏南京),中原士族相随南逃,史称“衣冠南渡”。后用以借指唐“安史之乱”后,中原士庶避乱南奔之事。一是指北宋末年,宋高宗渡江,建都临安(今浙江杭州),中原士庶南迁之事。
亚枝花:白居易《酬和元九东川路诗十二首》之其中一首诗题。指池边桃花盛开,枝条伸展,有的垂入水中。
译文
与我同一年考中的蔡芳三说:他曾经和几位朋友一同游览西山,到了山林深处,见到一条小径,他们试着向上攀登,这里荒凉寂静,无人居住,只有几间破屋子,掩没在荒草青苔之中。看见墙壁上写着一个很大的“我”字,笔力峭拔而遒劲。众人进到屋里,发现墙壁上也有一些字迹,仔细看,原来是两首诗。其一是:“溪头散步遇邻家,邀我同尝嫩蕨芽。携手贪论南渡事,不知触折亚枝花。”其二是:“酒酣醉卧老松前,露下空山夜悄然。野鹿经年相见熟,也来分我绿苔眠。”诗后没有题写作者姓名及年月日。体味一下诗的含义,仿佛是前代遗民的手笔。有人认为这两首诗是仙人所作,我看不是。
又,我的表弟安中宽,从前曾经跟随一个木材商出古北口,到古尔板苏巴尔汉。俗称三座塔,即唐代的营州,辽代的兴中府。去看望朋友。途中,他到一位居民家借宿,主人给他讲了这样一件事:当地一个山民捉住了一只鹿,捆好了正要拖到涧边宰杀,忽然,捆鹿的绳子一节节断开来,鹿跳起来逃走了。山民远远看见对面山上站着一个戴斗笠的人,正在用手比划着,他疑心是那个人施展法术放走了鹿。那座山陡峭险峻,自古以来人迹罕至,那个人或许就是神仙吧?
先师何励庵先生,讳琇,雍正癸丑进士,官至宗人府主事。宦途坎坷,贫病以终。著有《樵香小记》,多考证经史疑义,今著录《四库全书》中。为诗颇喜陆放翁。一日,作《咏怀》诗曰:“冷署萧条早放衙,闲官风味似山家。偶来旧友寻棋局,绝少馀钱落画叉。浅碧好储消夏酒,嫣红已到殿春花。镜中频看头如雪,爱惜流光倍有加。”为余书于扇上。姚安公见之,沉吟曰:“何摧抑哀怨乃尔,殆神志已颓乎?”果以是年夏秋间谢世。古云诗谶,理或有之。
注释
琇(xiù):玉石。此处用于人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