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9章 三山通道(第4/5页)

本来, 他们是打算走到估量中自己能力的极限,就慢下脚步,回到标记处开始尽可能地先整修道路——不会有买地标准中官道的质量那么好,但如果先把石块、树根清掉,把土压实,让野草不能发芽,这也是给官道打下了一个很好的基础。不过,随着行路的推进,他们逐渐得到消息,说是各地部落的教友,有些在他们后头的,已经沿着标记修路了,所以他们还可以继续往前走一走。

不断地有人赶来,这支队伍往前走到口粮都快吃完的时候,才停下了脚步,此时他们已经走出了二百多里,距离国界线其实已经只有数日之遥了,这也是部落所到达过的最远处,不过,还好他们是惯于迁徙的,很快也就熟悉了周围的环境,一边在林子里找吃的,一边干起活来了。过了几天,口粮快吃完的时候,居然有说着官话的教友,不知道从什么方向冒出来,给他们又送了一点口粮。

就这样,没吃的就找点吃的,有吃的就干点活,大家很快找到了新的生活节奏,还从这样的节奏中发现了一些悠闲的乐趣——有时候,采了野菜回来,天色已晚,他们等着锅里烧水沸腾,往里下金豆的时候,还能枕着手吹一吹口哨,听着远方似乎是回音,又似乎是回应的模糊哨声,都感到相当的惬意哩。

因为没有监工,还要找口粮,他们推进的速度是不算很快的,不过这些夷人的急性子不会用在强迫自己干活上,这么慢悠悠、乐呵呵地干了大概一个多月,从后方道路上突然又来了一群生人:都是紫红脸膛的壮汉,看起来精明强干,有把子力气,他们的官话有很陌生的,不属于川蜀地区的口音——这也是彩云道这里所接触到的唯一的外地口音,但,彼此还能勉强沟通。

“我们是来看看有什么能帮忙的!”

这些陌生的汉子虽然并不信仰知识教,但声称他们也是六姐的人,所以大家对他们虽然仍很防范,但好歹不至于敌对,他们说自己是关陕人,受一个叫做李黄来的大官差遣。从很远的地方,翻山越岭地来到这里。“我们老家已经连年受灾了,看不到头,再这样下去,要饿死人的!将来,说不准真要从昆顺走廊迁徙到安南去!”

“既然如此,那当然得来帮一把,俺们老陕的汉子可干不出操起筷子就上桌吃饭的事!”

从川蜀通过五尺道进来,已经是一条很难走很艰险的道路了,这些夷人想不出还有人能从更远的地方过来,要走多久的路——他们想这灾难一定是很大的,因为据这些人说,他们去川蜀要走的路,也没比五尺道好多少,他们是要先后翻越两座大山脉,才能进入彩云道,再通过另一座大山脉,往安南去。就是壮汉也未必吃得了这个苦,靠双脚他们足足要走上近三个月!

但即便如此,汉子们好像也认为,这条路是可以走的,大概是因为别的路更加完全走不了了。他们也带来了很多关于陌生的北方的,全新的消息。

“川蜀还好,没有受灾,你们彩云道的气候也不错!很湿润,草木也都茂盛,走在这样的路上,至少还有东西可以吃!有柴可以烧火。”

其余道路呢?沿路的情况自然和这条路线没得比了,汉子们说今年的情况,一点也没有变好,还比从前更旱,旱到金豆子都种不出来,连牧草都没以前那么好种,羊都养不活那么多,也别说卖毛线了。

“我们那还有些地方,八月就下了雪……有些地方一整年没有下一滴雨……今年奶制品也是大减产,价格涨得非常厉害,草原的日子也不好过。”八月下雪是什么概念,这不是生活在彩云道的夷人能想得出来的,因为他们这里没有种植季节的概念,并不知道五月春耕的地方,八月下雪往往就意味着一整年绝收,但从语气中,他们大致可以辨别出事态的严峻,原本悠闲的神色,也逐渐收敛了,站直身子望着陌生的远客,不知该说什么才能缓解他们的忧愁。“那……那……那你们吃什么那?

“吃存粮呗!现在还有些,还好前些年气候还好的时候,各家各户都存了不少!”

反而是这些陕客们,大概是已经忧愁得够久了——这条极其艰难的‘三山通道’,对他们来说已经是天赐的救命稻草,足够让他们满足了,他们反而显得振奋而积极,“天无绝人之路!天赐了我们黄来哥和六姐,这不是么,不就是翻山越岭吗,只要是有路走,俺们就把它给修通——就是干嘛!兄弟们,往前的路怎么修,给指个方向,俺们这就干起来!”

“不管昆顺走廊修到能通车的地步要多少年,我们先把走人的路给修出来——就不信了,豁出一条命,还能趟不通一条活路!兄弟们,旱涝保收,产白米的好地,可就在前头了,只要再翻一座山!你们说,这条路修不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