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2章 蜜汁就是蜜汁(第2/4页)

这些东西,既然是必要的,又只能从东方获取,那么,谁掌握了东方航线,不就等于是掌握了权力?正因为这条航线的利润对于欧罗巴来说非常丰厚,因此,哪怕之后数年,人才流失问题逐渐凸显,从教士转行,派往东方的传教士人手流失率直线上升,从五成、六成到八成、九成?以及学者离开欧罗巴的速度太快,逐渐引起了有识之士的担忧,认为这种航线是在饮鸠止渴,是在断送欧罗巴的未来。但,依旧没有任何一个教会和国家,敢于主动叫停这条航线。

从西方到东方,人们好像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了航线的长期危害,却也如同注视着自己的身躯陷入捕蝇草蜜汁的苍蝇一样,不但没有挣扎的力气,甚至连挣扎的愿望都没有,所有人都沉迷于眼前的芳香,这是一种让人自厌自弃的沉醉,人性的弱点暴露无遗,而更为讽刺的是,当有人勇于抵抗这种颓靡的世风,勇敢地发声号召,鼓励大家结束这种航线的时候,他却往往会被当成一个麻烦,反而被送到东方来。

既然传教士也无法在买活军这里打开局面,发展信徒,笼络官员,那么,就少派精英,更改策略,以维系航线为目的,派来那些精于货殖经营,思想不算太虔诚的教士好了…知识教的教士,不是待遇不算好吗?如此的话,人员流失应该也能减少一些吧?

或前或后,各大教会几乎都修正了自己的策略,缩减教士人手,不是派来那些唯利是图的市侩教士,就是以甩掉麻烦为目的,迫不及待地把那些激进派送到买活军这里,来接受现实的毒打。不得不说,他们的策略或许是有效的,人员流失率的确减少了,但这对于仅剩的,早期前往买活军,而依然凭借着自己的坚持,留在买地教会中主持大局的教士们来说,他们的工作无疑就更难展开了。甚至于,发展到后来,这些地方教会,完全丧失了自己的核心功能,完全是徒有其名了—传教什么的,在买活军这里基本是无法开展的,就连维系原有教徒都变得困难,知识教基本吸收了所有买地洋番的信仰,加尔文宗、移鼠会等等这些外来教会,现在更像是个贸易办公室,只管协调欧罗巴船只的入港离港、买卖贸易,教士们精于填写各种表格,还能兼职充当通译,可要说起研读经文,就算是他们内部,周日能按时凑齐人来做大礼拜的机会,也越来越少了!

但是,这又有什么可唏嘘的呢?这不是早就明白的事情吗?信仰的崩塌—信仰的全面崩塌,是嘉利玛眼睁睁看着酝酿起来的一股趋势,而这股浪潮,时至今日更是连他自己,甚至德高望重的移鼠会主教汤若望都不能幸免,都被卷入,受到了它的影响。

人类的思想绝非一成不变,最虔诚的教士也绝无法保证自己的虔心能在一生中经得起所有考验,如果他一辈子都呆在家乡,他可能成为圣徒,但,一旦来到买活军地界,开始接受买活军的教育—或迟或早他们也得开始质疑自我,神真的存在吗?真的有增设如此实体的必要吗?比起真正相信神,是否把神作为一种工具来使用更符合教派的实际功用呢?

这下好了,一旦有了这样的念头,那堕落到知识教那里去,也就是时间问题了。知识教用来捕获教士的手段是全面的,无孔不入的,犹如一张大网,不论怎么样都得撞到里头去:

对那些虔诚、好心的教士,知识教就更有吸引力了。这些教士,他们拥有丰沛的帮助旁人的愿望,是全然的善良,他们入教并保持虔诚,只是因为在世俗的所有团体中,只有教会能支持他们做这些事情。

那么,他们只要一接触到知识教,很快就会发现,知识教比原本的教会还要更进一步,在原本的教会中,这些教士也不得不接受一些仿佛是必然存在的阴暗面—和当地贵族、富商之间的合作与冲突,对于那些贫苦人的命运无能为力的同情和哀痛哪怕再虔诚,一个人能提供的帮助是有限的,这似乎是这世间必然的道理。

可在知识教,就全不是这么一回事了,知识教的存在就是为了帮助这些最贫苦的人,他们虽然没有办法赐予所有人饱腹,但却可以赐予他们更宝贵的东西—知识。

甚至于说,原来的教会,帮助这些人的前提,还是希望他们入教,可在知识教,入教非但不是必须,迷信崇拜更是应该予以摒弃,如果一个信徒经过自己的思考,放弃了对于具体的知识之神的崇拜,教士们反而会非常的高兴!

再没有比知识教更加实用主义,更加把神工具化的教派了,对于想帮助人的教士们来说,这样的教派拥有极强的吸引力。而对于那些富有哲思的,把神学当成理解世界、研究世界的途径的教士来说,一旦来到买地,接触到了这些丰富的,近年来多次接受验证的科学知识..他们抛弃旧教派,也是没有任何疑问的事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