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 十 一 · 槐 西 杂 志 一(第39/45页)
从孙树楍言:南村戈孝廉仲坊,至遵祖庄土语呼榛子庄,遵、榛叠韵之讹,祖、子双声之转也。相近又有念祖桥,今亦讹为埝左。会曹氏之葬。闻其邻家鸡产一卵,入夜有光,仲坊偕数客往观。时已昏暮,灯下视之,无异常卵。撤去灯火,果吐光荧荧,周卵四围如盘盂。置诸室隅,立门外视之,则一室照耀如昼矣。客或曰:“是鸡为蛟龙所感,故生卵有是变怪。恐久而破壳出,不利主人。”仲坊次日即归,不知其究竟如何也。
案,木华《海赋》曰:“阳冰不冶,阴火潜然。”盖阳气伏积阴之内,则郁极而外腾。《岭南异物志》称海中所生鱼蜃,置阴处有光。《岭表录异》亦称黄蜡鱼头,夜有光如笼烛,其肉亦片片有光。水之所生,与水同性故也。必海水始有火,必海错始有光者,积水之所聚,即积阴之所凝,故百川不能郁阳气,惟海能郁也。至暑月腐草之为萤,以层阴积雨,阳气蒸而化为虫;塞北之夜亮木,以冰谷雪岩,阳气聚而附于木。萤不久即死,夜亮木移植盆盎,越一两岁亦不生明。出潜离隐,气得舒则渐散耳。惟鸡卵夜光则理不可晓,蛟龙所感之说,亦未必然。按,段成式《酉阳杂俎》称岭南毒菌夜有光,杀人至速。盖瘴疠所钟,以温热发为阳焰。此卵或沴疠之气,偶聚于鸡;或鸡多食毒虫,久而蕴结,如毒菌有光之类,亦未可知也。
注释
木华《海赋》:木华,字玄虚,广川(今河北枣强)人,西晋辞赋家。木华擅长辞赋,今存《海赋》一篇,被梁代萧统《文选》选录。
《岭南异物志》:唐孟琯撰,一卷。《新唐书·艺文志》、《宋史·艺文志》史部地理类著录,《崇文总目》入子部小说类。已佚。佚文所记,皆虾、蟹、梅等南方物产。多夸饰之词,类于小说。
《岭表录异》:唐刘恂撰。地理杂记,全书共三卷。此书与《北户录》同系记述岭南异物异事,也是了解唐代岭南道物产、民情的有用文献。
海错:指各种海味。海里出产的各种珍贵食品。
瘴疠:感受瘴气而生的疾病。亦泛指恶性疟疾等病。
沴(lì)疠:瘟疫。
译文
侄孙树楍说:南村有个举人戈仲坊,到遵祖庄土语叫“榛子庄”,“遵”成“榛”是叠韵的变化,“祖”成“子”是双声的转换。相近地方又有“念祖桥”,现在也变音为“埝左”。参加曹家的葬礼。他听说曹家邻居的鸡生了一只蛋,到夜晚会发光,就和几位宾客一起去看。当时已是黄昏,在灯下看这只蛋,和一般鸡蛋没有不同。拿走灯火后,果然发出荧荧的光芒,在鸡蛋周围形成一个盘子大的光圈。把它放在房间的一角,站在门外看,就见光芒把整个房间都照得像白天一样明亮。有个客人说:“这只鸡可能是受了蛟龙的精气,所以生下这样奇怪的蛋。只怕以后小鸡破壳而出,对主人不吉利。”戈仲坊第二天就回家了,不知道最后有什么事情发生。
据考证,木华的《海赋》说:“阳冰不冶,阴火潜然。”原来阳气潜伏在积累阴气之中,到了饱和的程度,就要挥发出来。《岭南异物志》说海里产生的鱼蜃,放在暗处会发光。《岭表录异》也说有一种黄蜡鱼头,夜晚能发光,像一只灯笼,它的肉也是一片片会发光。水里的生物,和水的性质相同。一定要是海水才会有火,一定是海中各种海产品才会发光的情况,是因为水积聚的,也是阴气所凝聚的,所以河流不能够包容阳气,只有海才能包容。至于暑天野草腐烂产生了萤火虫,是因为阴云堆积就下雨,阳气蒸腾就化育昆虫;塞外的夜亮木,是因为有冰山雪峰的阳气聚集依附在树木上。萤火虫很快就死亡,夜亮木移栽到盆缸中,过一两年也不会发光了。离开潜伏隐蔽的地方,阳气得到伸展,也就渐渐消散了。只是鸡蛋夜里发光的道理,还是不清楚,蛟龙使鸡受精的说法,也不一定对。段成式的《酉阳杂俎》说到岭南有一种毒菌,晚上能发光,毒死人的速度最快。这是瘴疠之气所聚集,因为温热气候引发为明亮的火焰。这只鸡蛋或者是灾害不祥之气偶然聚集在鸡身上所致;或者是鸡吃的有毒昆虫太多,长期以来毒素郁结在蛋上,就像毒菌有光的一样,也不是不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