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 十 四 · 槐 西 杂 志 四(第12/41页)
鸜鹆(qú yù):八哥儿。
李太仆日华:李日华(1565—1635),字君实,号九疑。万历二十年(1592)进士,官至太仆寺少卿,工书画,善鉴赏,有《书画想象录》、《六言斋笔记》、《味水轩日记》等著作。
《紫桃轩杂缀》:李日华以闲逸笔调写艺文之事的笔记集。
译文
姚安公说:人家里有奇妙的器具用品,到底不是好事。他说起康熙癸巳年科举同榜的牟瀜老先生家里记不清是牟老先生,还是牟老先生的伯叔父了,幼年时听得不确切。有一方砚台,天然形成鹅卵形,十分纯正的紫色,有一个鸜鹆眼,像豆子大小,突出在墨池中心,上面螺旋形的纹理很分明,眼珠闪闪发光,很有神气的样子。抚摸的时候,滑腻得一点儿不粘手。用手敲一下,坚硬得像铜和铁。呵气时,砚台上形成露珠。研墨时一点儿声音也没有,只要磨几次墨汁就很浓很黑了。砚台没有刻款识铭语,仿佛是因为喜欢这方砚台保留天然模样,不想刻上文字。砚匣也是紫檀树的树根雕成,砚台放进去很方便,但是装进砚台后就把匣子填得满满的,没有一点儿空隙,摇动也没有声音。匣背有“紫桃轩”三个字,字小得像豆子那样,从这一点可知是太仆寺少卿李日华的遗物。李日华著有杂记《紫桃轩杂缀》。平生见过的宋砚之中,这方砚台当数第一。但是,后来因为珍惜这方砚台却得罪了上司,几乎遭到大祸,就愤怒地把这方砚台砸碎了。在灾祸将要发作时,夜里听到砚台好像在呻吟。
余在乌鲁木齐日,城守营都司朱君馈新菌,守备徐君与朱均偶忘其名。盖日相接见,惟以官称,转不问其名字耳。因言:昔未达时,偶见卖新菌者,欲买。一老翁在旁,诃卖者曰:“渠尚有数政官,汝何敢为此!”卖者逡巡去。此老翁不相识,旋亦不知其何往。次日,闻里有食菌死者。疑老翁是社公。卖者后亦不再见,疑为鬼求代也。《吕氏春秋》称和之美者骆越之菌,本无毒,其毒皆蛇虺之故,中者使人笑不止。陈仁玉《菌谱》载水调苦茗白矾解毒法,张华《博物志》、陶宏景《名医别录》并载地浆解毒法,盖以此也。以黄泥调水,澄而饮之,曰地浆。
注释
逡(qūn)巡:因为有所顾虑而徘徊不前。
骆越:学术界公认,骆越古国的范围北起广西红水河流域,西起云贵高原东南部,东至广东西南部,南至海南岛和越南的红河流域。
陈仁玉《菌谱》:陈仁玉(1212—?),字德公,一字德翁、德韬、德翰,号碧栖,幼习春秋,攻经史,博览天文地理诸籍,每有心得,必记之。淳祐五年(1245)写成《菌谱》。此书为目前所知的世界最早的食用菌专著,被编入《四库全书》。
陶弘景《名医别录》:陶弘景,南朝梁时丹阳秣陵(今江苏南京)人。著名的医药家、炼丹家、文学家,人称“山中宰相”。《名医别录》:药学著作,约成书于汉末。原书早佚,陶弘景撰注《本草经集注》时,在收载《神农本草经》365种药物的同时,又辑入本书的365种药物,使本书的基本内容保存下来。
译文
我在乌鲁木齐时,守城军营的都司朱君送了一些鲜蘑菇给我,守备徐先生他和姓朱的名字,都忘记了。原来当时相见,只是称呼官衔,反而没有问他们的名字。看到了说:当年他还没有做官时,偶尔见到有人卖鲜蘑菇,就想买。旁边有个老翁,大声斥责卖蘑菇的人说:“他还要做几任官,你怎么敢把这种东西卖给他!”卖蘑茹的犹犹豫豫走了。徐君并不认识那个老翁,转眼之间老翁亦不知去向。第二天,听说有人吃了蘑菇后死了。徐君怀疑那个老翁是土地爷。那个卖蘑菇的人也再没遇见,怀疑是找替身的鬼。《吕氏春秋》称味道最美的蘑菇是越骆之地出产的蘑菇,这种蘑菇本来无毒,有毒的都是被毒蛇、毒虫爬上污染过的,吃了这种毒蘑菇,会使人狂笑不止。陈仁玉的《菌谱》中,载有用水调苦茶白矾可以解菌毒的方法;张华的《博物志》、陶宏景的《名医别录》都载有地浆解毒法大概也是根据《菌谱》。就是用黄泥调水,澄清以后饮用,叫地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