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 十 四 · 槐 西 杂 志 四(第24/41页)
注释
柏舟之妇:《诗经·鄘风·柏舟序》:“柏舟,共姜自誓也。卫世子共伯蚤死,其妻守义,父母欲夺而嫁之,誓而弗许,故作是诗以绝之。”后以谓夫死矢志不嫁。柏舟之妇,即贞女烈妇。
译文
我的堂侄竹汀说:有个农家妇女年轻守寡,发誓不再嫁人,赡养婆母、抚育儿子过了几年。一天,有个衣裳华丽的年轻人,从院墙缺口窥探。寡妇以为是过路人走错了门,把他骂走了。第二天,年轻人又来了。她想附近村子里没有这个人,当地人也不穿这么华丽的衣服,心里明白这是鬼魅,就抄起木棍驱赶。年轻人就抛掷砖头石块,损坏器皿物品。从此这个年轻人天天来,登上墙头表达对寡妇的爱慕。寡妇没有办法,只好到土地庙哭诉,也没有灵验。过了七八天,大白天忽然天昏地暗,雷电劈开村边的一座古墓,怪物才绝了踪迹。也不知是狐妖还是鬼魅。妖鬼媚惑人,已经触犯了天律,何况媚惑的是贞节的寡妇,妖魅遭雷击,也是理所当然。上天迟迟执行惩处,因为天上和人间一样,关系到死刑,要由土地神辗转上报,就要耽误几天。但是一个民家妇一哭,马上就直达天廷,这也说明孝悌能通神灵。
沧州一带海滨煮盐之地,谓之灶泡。袤延数百里,并斥卤不可耕种,荒草粘天,略如塞外,故狼多窟穴于其中。捕之者掘地为阱,深数尺,广三四尺,以板覆其上,中凿圆孔如盂大,略如枷状。人蹲阱中,携犬子或豚子,击使嗥叫。狼闻声而至,必以足探孔中攫之。人即握其足立起,肩以归。狼隔一板,爪牙无所施其利也。然或遇其群行,则亦能搏噬。故见人则以喙据地嗥,众狼毕集,若号令然,亦颇为行客道途患。有富室偶得二小狼,与家犬杂畜,亦与犬相安。稍长,亦颇驯,竟忘其为狼。一日,主人昼寝厅事,闻群犬呜呜作怒声,惊起周视,无一人。再就枕将寐,犬又如前。乃伪睡以俟,则二狼伺其未觉,将啮其喉,犬阻之不使前也。乃杀而取其革。此事从侄虞惇言。狼子野心,信不诬哉!然野心不过遁逸耳;阳为亲昵,而阴怀不测,更不止于野心矣。兽不足道,此人何取而自贻患耶!
译文
沧州一带海边煮盐的地方,叫做“灶泡”。方圆几百里,都是盐碱地,不能耕种,荒草连天,有点儿像塞外,所以很多狼把巢穴设在那里。捕狼人挖开地面做成陷阱,深约几尺,阔三四尺,把木板盖在上面,木板中间凿一个圆孔,有盆子大小,有点儿像枷锁的样子。人蹲在陷阱里,带着小狗或小猪,打它们,让它们叫唤。狼听到喊声就跑过来,一定会用脚伸到木板洞里探查。人马上抓紧狼脚站起来,背在肩上跑回家去。狼隔着一层板,爪子牙齿都无法抓咬到人。但是遇到狼群,人也会被咬死的。所以,狼一见有人,就把嘴靠近地面嗥叫,狼群就集中过来,好像听到号令一样,这也成为赶路人在旅途上的祸患。有个富户意外得到两只小狼,就把它们放到家里的狗群里一起养,小狼和狗也能平安相处。小狼长大了,也很驯良,主人已经忘记它们是狼了。有一天,主人在客厅午睡,听到狗群发出愤怒的“呜呜”声,他吃了一惊,起来四处查看,没有看见什么人。当他靠着枕头又要睡觉时,狗群又像前面一样发出叫声。于是,他装假睡着,静静等待,原来那两只狼想趁主人没有发觉,要咬主人的喉咙,狗群在阻止,不让狼靠近主人。主人就把两只狼杀了,留下狼皮。这件事是堂侄虞惇说的。狼子野心这句话,真是一点儿也不假啊!不过,说野心不过指想要逃跑而已;表面上亲热,暗地里心怀不轨,就不仅仅是野心了。野兽的本性不值得一说,这个人为什么为自己制造祸患呢!
田村一农妇,甚贞静。一日馌饷,有书生遇于野,从乞瓶中水,妇不应。出金一锭投其袖,妇掷且詈,书生皇恐遁。晚告其夫,物色之,无是人,疑其魅也。数日后,其夫外出,阻雨不得归。魅乃幻其夫形,作冒雨归者,入与寝处,草草息灯,遽相媟戏。忽电光射窗,照见乃向书生。妇恚甚,爪败其面。魅甫跃出窗,闻呦然一声,莫知所往。次早夫归,则门外一猴脑裂死,如刃所中也。盖妖之媚人,皆因其怀春而媾合。若本无是心,而乘其不意,变幻以败其节,则罪当与强污等。揆诸神理,自必不容,而较前记竹汀所说事,其报更速。或社公权微,不能即断;此遇大神立殛之?抑彼尚未成,此则已玷,可以不请而诛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