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 二 十 · 滦 阳 续 录 二(第13/19页)
注释
戒日:语出《周礼·天官·太宰》:“祀五帝,帅执事而卜日,遂戒。”后以戒日为“卜日”。脂车:油涂车轴,以利运转。借指驾车出行。
乾隆辛卯:乾隆三十六年辛卯(1771)。
译文
已故的四婶李安人,有个婢女叫文鸾,四婶最喜欢她。正好我寄信回家想要个侍女,四婶在几个侄子中最喜欢我,就打算把文鸾给我。她私下问文鸾时,文鸾也没有拒绝的意思。四婶就帮她准备好衣服首饰,选了日子要送她到我这里来。有嫉妒的人唆使文鸾的父亲提了很多要求,事情就泡汤了。文鸾竟然忧郁成病死了。我并不知道这些事。几年后,才渐渐地听到一些传闻,也像雁过长空,影子掠过水面一样,没有留下什么印象。直到今年五月,我随从圣驾到滦阳,临行前收拾行李有点儿累了,就坐下来闭目养神。忽然梦见有个女子翩然而来。开始时我不认识她,惊问:“你是谁?”她却伫立着一声不吭。我也一下子就醒了过来,不知这是怎么一回事。等到和家人一起吃饭时,我偶然提及这个梦。我的三儿媳,原来是我外甥女,小时候在外婆家时,常和文鸾一起玩,她熟知文鸾含恨而死的事,猛然醒悟道:“会不会是文鸾?”她详细地描绘文鸾的身形容貌,与我梦中所见的女子十分相符。是不是她呢?为什么我二十年来一直都没有把那件事放在心上,她却突然无缘无故地闯进我的梦里?我就打听她葬在什么地方,准备将来为她立块碑。家人都说她的坟墓已经平了,淹没在荒榛野草里,辨认不出来了。我只好把这件事情记下来,来安慰黄泉之下的幽魂。记得乾隆辛卯年,我写过一首咏秋海棠的诗:“憔悴幽花剧可怜,斜阳院落晚秋天。词人老大风情减,犹对残红一怅然。”简直像是为文鸾写的。
宗室敬亭先生,英郡王五世孙也。著《四松堂集》五卷,中有《拙鹊亭记》曰:“鹊巢鸠居,谓鹊巧而鸠拙也。小园之鹊,乃十百其侣,惟林是栖。窥其意,非故厌乎巢居,亦非畏鸠夺之也。盖其性拙,视鸠为甚,殆不善于为巢者。故雨雪霜霰,毛羽褵褷;而朝阳一晞,乃复群噪于木杪,其音怡然,似不以露栖为苦。且飞不高翥,去不远飏,惟饮啄于园之左右。或时入主人之堂,值主人食弃其馀,便就而置其喙;主人之客来,亦不惊起,若视客与主人皆无机心者然。辛丑初冬,作一亭于堂之北,冻林四合,鹊环而栖之,因名曰拙鹊亭。夫鸠拙宜也,鹊何拙?然不拙不足为吾园之鹊也。”
案,此记借鹊寓意,其事近在目前,定非虚构,是亦异闻也。先生之弟仓场侍郎宜公,刻先生集竟,余为校雠,因掇而录之,以资谈柄。
注释
褵褷(lí shī):羽毛初生时濡湿黏合的样子。褵,通“离”。
晞(xī):干。
翥(zhù):鸟向上飞。
辛丑:乾隆四十六年(1781)。
校雠(chóu):校对书籍,纠正谬误。
译文
宗室敬亭先生是英郡王第五代孙。他著有《四松堂集》五卷,其中有一篇《拙鹊亭记》写道:“鹊巢被鸠占据,人们都说是因为鹊巧而鸠笨。我这个小园里的鹊,却成十成百地结伴都只是栖息在林子里。看那样子,并不是讨厌住在巢里,也不是害怕被鸠夺走自己的巢。原来鹊的本性笨拙,比鸠还笨,大概是不善于筑巢吧。所以它们逢到雨雪霜霰,羽毛濡湿黏在一起;而早晨的太阳出来晒干了羽毛,就又聚集在树梢上叫个不停,听那叫声也很安闲自得,似乎并不因为露天栖息觉得苦。而且鹊不飞高,也不远离,只是在小园周围觅食。有时飞进主人的堂上,正逢主人吃东西,主人扔点儿剩馀的食物,它们就围拢来啄吃;主人的客人来了,它们也不惊飞,好像把客人、主人都看作是没有狡诈心思的人。乾隆辛丑年初冬,在堂北建了个亭子,冬天四周是落尽叶子的树,鹊环绕着亭子栖息在树上,因此起名为‘拙鹊亭’。鸠笨拙,是理所当然的,鹊为什么也笨呢?但是,如果不笨拙,那就不能成为我园子里的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