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兵败如山倒(下)(第15/27页)
华中的内部人事上,既然有複杂的情况存在着,而军事的发展上,因徐蚌会战的失利,亦威胁着华中的局面,如果我们平心静气用历史的目光来分析:「华中」的军事能力,事实上远不及徐蚌地区的坚强;这并不是说徐蚌地区的几个兵团都打过硬仗,而华中的几个兵团未经硬仗而就轻易垮掉,只是说:徐蚌地区的军事失利,或大或小有一部份是受了华中先败的恶果所造成的影响。为什么这么说呢?只要略一回顾,就不难看出这一点来。
民卅七年七月初,陇海线上的黄伯韬等还正在「豫东大捷」之际,属华中地区的南阳却正在打着仗,黄维、鲁道源、张淦、杨干才——这些由华中指挥的大部队,在平汉线上虽然摆着长蛇阵,但却步步向南败退,而守南阳的整编第五八师差不多全军覆没,只有在信阳的鲁道源跑回汉口去了!不仅如此,最值得注意的是徐蚌会战的第一炮还未响,而鄂北的重镇老河口、襄阳、樊城,却一股脑的全部被共军攫夺而去,坐镇该处的第十五绥区司令官康泽,且被陈赓活捉了去,致使襄阳北面的南阳、新野陷于孤立。同时也使共军在尚未渡江之前,就能早早的进佔荆门,而控制宜昌;更令后来国军西撤的退路上,被共军尽先布置好了障碍和封锁线。——那已是后话了。
总之,自从进入民卅七年的下半年,华中指挥系统下的平汉线上所发生的败绩,要较津浦线上所发生的败绩提早了一百天。康泽在襄、樊的失败被擒,曾传说武汉方面对于襄、樊被围,坐视不救,而自襄阳失陷之后,孤立了又达四个月之久的南阳张轸所以投了共,那似乎是颇为值得人们谅解的了。
民卅七年底,平汉线上的华中部队,已经全部撤退到武胜关以南和长江线上了,这个阶段,除了在平汉线垮掉的军队不算,只有黄维的部队在十月间东调徐蚌地区,其他所有部队,大致没有变动,不过,却皆加以补充,而且也皆扩编起来,当时华中的全部兵力约在三十万之间,计:第三兵团张淦、第十兵团徐启明、第十一兵团鲁道源,这都是华中的主要部队;另外的一支华中主要军队就是陈明仁了。陈明仁是湖南醴陵人,民卅六年在东北四平街打过硬仗,但与东北军政长官陈诚却处得不好,及至后来由东北撤下,已是一个残破的部队,经白崇禧将之补充起来,以一个军为基础,成立了第一兵团部,实际上却只有三个师,即:九一师、八七师和八八师。当民卅七年底程潜辞去湖南省主席时,就曾由他接替了湖南主席,又曾兼任武汉警备司令。后来白崇禧南撤长沙时,他也跟到了岳阳,但由于与张淦摩擦之故(据说他的军队颇受排斥),所以终于与程潜同时投了共;而他所兼的文武两职,均由黄杰接替。不过,到了那时,已经是日薄西山的末期了。
华中方面在共军渡江的前后,兵力大致如上;但是除了上述四个兵团之外,另外还有四川军队杨干才的第二十军,——杨是从山东撤下的残军,也是由「华中」将之补充的,直至「华中」整个瓦解,他也是始终跟着白崇禧的。
三十万大军不战而溃
除了上列的这些部队之外,另有一支中央的部队,那是宋希濂兵团(第十四兵团),这部队原驻汉水沿线,但当襄阳失陷之后,就撤到洞庭湖北岸的江陵、沙市一带集中,他们所处的位置,虽然属于「华中」地区,但却并不受白崇禧的指挥。当民卅八年夏白崇禧南退之际,这个兵团一分为二,扩成了陈克非与锺彬两个兵团,却沿长江西退,在方近四川之际,就被共军瓦解——这也是后话。
三路压迫白崇禧撤退
再说民卅八年初,徐蚌会战方结束时,共军第二战军刘伯承、邓小平部就全部涌到了浦口西面,直到江西九江一段的长江北岸上歇了兵,而第三野战军陈毅、粟裕、谭震林的部队,与第二战军同一时间,也在南京以东之长江北岸布了防。国共双方的军队,就在隔江对峙的情况下,彼此皆借和谈来拖延时间,各自作下一步棋的準备。但当共军已準备妥当之时,和谈还未结束,二、三野已经渡过了长江,当时江南国军布防的重点,就是南京、杭州、上海的三角地带,而渡江之后的共军,急于进军的地方,也正是这个三角地带。
南京于四月廿三日失守,李宗仁仓惶南下,在广州喘了一口气,跟见大势不妙,就退回了广西老家,这样一来,与汉口——正南、正北连成了一线,北面既有他的老搭档掩护着,所以,他还在桂林自行约了一小群伙伴,打算另起炉灶,再创局面;无奈当时的武汉三镇,还正在「实施总体战、保卫大武汉」高唱入云之际,竟被林彪和罗荣桓的人马兵不血刃的接收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