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 十 四 · 槐 西 杂 志 四(第28/41页)

李千之侍御言:某公子美丰姿,有卫玠璧人之目。雍正末,值秋试,于丰宜门内租僧舍过夏。以一室设榻,一室读书。每晨兴,书室几榻笔墨之类,皆拂拭无纤尘。乃至瓶插花、砚池注水,亦皆整顿如法,非粗材所办。忽悟北地多狐女,或借通情愫,亦未可知,于意亦良得。既而盘中稍稍置果饵,皆精品。虽不敢食,然益以美人之贻,拭目以待佳遇。一夕月明,潜至北牖外穴纸窃窥,冀睹艳质。夜半,闻器具有声,果一人在室料理。谛视,则修髯伟丈夫也。怖而却走。次日,即移寓。移时,承尘上似有叹声

注释

卫玠璧人:《世说新语》记载,卫玠自幼风神秀异,坐着羊车行在洛阳街上,远远望去,就恰似白玉雕的塑像,时人称之“璧人”。璧人,意思是像白璧一样漂亮的人。

承尘:唐代以前没有天花板,房梁横木之上用遮布挡灰,名曰“承尘”。后指天花板。

译文

李千之侍御说:某公子英俊漂亮,被人称做美男子。雍正末年,正是乡试的年份,就在丰宜门内的寺院中租房避暑。一个房间放床,一个房间读书。每天早起,他发现书房的桌子、椅子、笔墨之类,都被擦拭得一尘不染。甚至瓶子里插花、砚池里注水,也都整理得很有章法,这绝不是粗手笨脚的人做得到的。公子忽然醒悟,北方狐女很多,借这种方式表达情意,也不是不可能的,这样一想,心里就很得意。后来,盘子里还会放一些水果点心,都很精美。公子虽然不敢吃,但更加认为是美人送的,就留心等待着相遇。一天晚上月色明朗,公子悄悄到北窗外,把窗纸弄破一个洞偷看,想看看美女是什么样。到了半夜,听见器具有响声,果然有一个人在房间里整理。仔细看时,原来是一个长长胡须的壮实汉子。公子吓得赶紧走开。第二天,他就搬到了别处。搬走时,天花板上好像有叹息的声音。

康师,杜林镇僧也。北俗呼僧多以姓,故名号不传焉。工疡医。余小时曾及见之。言其乡人家一婢,怀春死,魂不散,时出祟人。然不现形,不作声,亦不附人语,不使人病。惟时与少年梦中接,稍尪瘦,则别媚他少年,亦不至杀人。故为祟而不以为祟。即尝为所祟者,亦梦境恍惚,莫能确执。如是数十年,不为人所畏,亦不为人所劾治。真黠鬼哉!可谓善藏其用,善遁于虚,善留其不尽,善得老氏之旨矣。然终有人知之,有人传之,则黠巧终无不败也。

译文

康师,是杜林镇的和尚。北方大多习惯用姓氏称呼僧人,所以他的名号没有传下来。他擅长治疗疮、痈、疽、疖等外科疾病。我小时候还见过他。他说他家乡有一个人家的婢女害单相思死了,阴魂不散,时常出来作怪害人。但她不现形,不发出声响,也不附在人身上说话,不让人生病。只是时常和年轻人在梦中交欢,这个年轻人稍微体弱消瘦,她就去媚惑另一个年轻人,也不至于杀人。所以她作怪人们却不认为是作怪。就是被她媚惑过的人,也因为是在梦里恍恍惚惚,不能确定。这么过了几十年,人们不怕她,也就不去镇治她。真是狡黠的鬼啊!可以说是善于储藏她想用的,善于在人们看不见摸不着的地方逃遁,善于留有馀地,真正领会了老子的旨义。但是,既然有人知道了她的用心,有人传说着她的事迹,那么她的狡猾机巧总有败露的那一天。

相传康熙中,瓜子店在正阳门之南而偏东。火,有少年病瘵不能出,并屋焚焉。火熄,掘之,尸已焦,而有一狐与俱死,知其病为狐媚也。然不知狐何以亦死。或曰:“狐情重,救之不出,守之不去也。”或曰:“狐媚人至死,神所殛也。”是皆不然。狐鬼皆能变幻,而鬼能穿屋透壁出。罗两峰云尔。鬼有形无质,纯乎气也,气无所不达,故莫能碍。狐能大能小与龙等,然有形有质,质能缩而小,不能化而无。故有隙即遁,而无隙则碍不能出。虽至灵之狐,往来亦必由户牖。此少年未死间,狐尚来媚,猝遇火发,户牖俱焰,故并为烬焉耳。